草本[1] ,多年生。须根稠密,有短根茎。秆直立,基部常球状膨大并宿存枯萎叶鞘,高40-120厘米,具5-6节。 共5张 梯牧草
叶鞘松弛,短于或下部者长于节间,光滑无毛;叶舌膜质,长2-5毫米;叶片扁平,两面及边缘粗糙,长10-30厘米,宽3-8毫米。 梯牧草-叶
圆锥花序圆柱状,灰绿色,长4-15厘米,宽5-6毫米;小穗长圆形;颖膜质,长约3毫米,具3脉,脊上具硬纤毛,顶端平截,具长0.5-1毫米的尖头;外稃薄膜质,长约2毫米,具7脉,脉上具微毛,顶端钝圆;内稃略短于外稃;花药长约1.5毫米。 梯牧草-花
颖果长圆形,长约1毫米。花果期6-8月[2] 。
野生者多见于海拔1800米之草原及林缘。[2]
喜冷凉湿润气候,抗寒性较强,能在寒冷潮湿的地区安全越冬,幼苗和成株均可耐受零下4至零下3℃的霜冻。耐热性相对较弱,在气温35℃以上连续高温干燥时越夏困难。梯牧草喜光照,适于种植于阳光充足的地带。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喜水分充足的壤土和粘土,在排水良好的低湿泥地和峡谷低湿地亦生长旺盛。在沙土及土壤pH值为4.5-.0的酸性土壤上也能良好生长,但不适宜石灰含量过多、碱性较大的土壤。梯牧草适宜在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的地区种植,其耐水淹性较好。[3]
梯牧草原产欧亚大陆的温带地区,欧美各国均已栽培。中国新疆有野生分布,西南、西北等地从国外引入栽培。[7]
梯牧草可采用播种、营养繁殖。[7]
梯牧草种子中常混有秕粒和杂质,播前需清选,要求纯度达90%以上时才能播种。选好种子,拌入种肥。种肥的用量为拌种颗粒状复合肥5-6千克/667平方米,这样不仅给幼苗生长提供养分,还使下种均匀、出苗好。
播种期因地而异。长江以南各地可春播或秋播,通常以秋播为好,而华北、西北和东北南部也可秋播,但秋旱地区仍以春播为好。春播宜早不宜迟,要抢墒播种,以保证出苗。667平方米播0.75-1.0千克,条播行距15-30厘米,播深2-8厘米,播后镇压1-2次。[4] 共3张 梯牧草
梯牧草1次种植多年利用,需充分施肥,土壤瘠薄的土地更应多施肥。梯牧草对氮肥特别敏感,多施氮,适当搭配磷钾肥。以基肥为主,施优质厩肥2500-3000千克/667平方米,翻地前施入。酸性土壤种梯牧草除应增施有机肥外,需施石灰50-60千克/667平方米,耕翻前均匀施入。梯牧草分蘖至拔节期需肥增多,抽穗至开花期需肥最多,开花以后需肥渐少,籽粒成熟的中后期需肥最少。根据土质和长势,按需分批、分期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施肥宜少施、勤施,以充分发挥肥效。追肥若和灌水结合进行,则效果更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