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
中间调
明暗交界线
反光
投影
五个调子是一切物体在一定光线下明暗变化的最基本格局,其具体明度的差比,要根据具体对象和具体光线去比较表现,五大调的明暗对比的顺序是:高光 > 亮灰 > 反光 > 暗灰 > 明暗交界线。[2] 共5张 五大调子
由于物体结构的各种起伏变化,明暗层次的变化便错综复杂,但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将其归纳,可称之为“五大明暗层次”。这是物体受光之后,在每一个明显的起伏上所产生的最基本明暗层次。而任何明显的起伏在受光之后所产生的明暗变化不能少于五个基本层次。这是指物体起伏本身而言,即指亮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包含反光)、高光、投影,反光包含于暗部之中,五大明暗层次不包括投在别处的投影。
受光、背光和明暗交接线是三个基本明晴层次,另外有两个最微妙的灰色,一个在受光部,一个在背光部。这两个灰色的层次很接近,特别是反光强的时候最接近。灰色是产生在光线平行射过的那些平面上。与光线完全平行的面,可以说是最灰的面。而这些面是经常出现在明暗交接线附近的。
灰色的变化很不易捉摸,但如果从五个基本明暗层次去分析它们,待别是掌握住明暗交接线区别受光部和被光部,就很容易分清这两个灰色,那么在表现这些对象时,就不致为复杂的现象所迷惑,就容易把握住明暗变化的节奏,使画面所反映的面与体得到局部与整体的和谐统一,画面的整体感便更强烈。[3]
高光是最亮的部分,不同材质的高光强度也不一样。同样强度光线的情况下,越是光滑的物体的高光部分越是强;棉、毛、粗糙物体的表面则会相对柔和。
中间调一般是物体本身的颜色。
明暗交界线是最深的部分,它深浅的程度跟光线和物体的材质都有关系。光线越强硬度越高明暗交界线越是明显。比如光滑的金属对比是很强烈的。如果是棉毛制品则相对柔和。
反光跟光线强弱和材质也有关系,反光同时也受环境色的影响。越是光滑的表面受环境色影响越是大。
同样投影跟光线强弱和材质也一样有密切的联系。靠近物体的部分通常最深。透明物体投影相对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