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枝即油橄榄的树枝,油橄榄是希腊的国树。原植物属山榄科常绿小灌木,树形美观,枝叶繁茂,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引种,现已在许多地区作为园林观赏植物栽培;每年4-5月份开白色小花,9-11月份果实由绿色变成红色而成熟。
追根溯源,还要从《圣经》里那个“诺亚方舟”的神话故事说起。远古时的一天,上帝发觉除了诺亚一家之外,人类的道德意识越来越糟,几乎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于是,决定用洪水把除诺亚之外的人类全部吞没。上帝事先通知诺亚夫妇,准备好一只方形大木船,备足干粮和饮水,并将各种动物挑选一对载于船上。
接着洪水来了,世界上的生物都未能逃脱这场灾难,只有诺亚的方舟安全漂流。过了很久很久,洪水消退,远处出现了高山、岛屿、空地。诺亚夫妇十分高兴,首先将船上的一对鸽子放飞蓝天,给它们以自由。但过不久,鸽子又飞回来了,并衔着一根翠绿色的橄榄枝,这似乎是一个信息:大地恢复生机了,一切都和平了!此后,橄榄枝就成为“和平”的代名词了,鸽子也被人们称作“和平的使者”,并被人们称为“和平鸽”。
如今,在一些国家交往中,凡要表示友好愿望的,总有摇橄榄枝或放飞和平鸽的场面。联合国的徵志也是一对橄榄枝托着地球的图案。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它的徽章图案是用两根橄榄枝衬托着整个地球,意味着争取世界和平。[1] 5年后,为纪念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西班牙大师毕加索特意挥毫,画了一只昂首展翅的鸽子,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把它称为“和平鸽”。
纵观全球,军事部队徽章使用橄榄枝的似乎只有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一例。这里橄榄枝象征着和平 。
事实上,各国军队徽章大多采用的是麦穗、松枝、橡叶和月桂等图案,其中月桂枝外形接近橄榄枝,象征着“胜利”,橡叶看上去就是菜叶,象征“勇敢”。
我军的星、杠表示军衔一般认为源于苏联,而苏联的这种做法又是源于沙皇俄国。我军1955年军衔图案与当时苏军非常接近,1988年军衔则是在此基础上略加变化。
不过经常被人忽略的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也是星、杠表示军衔,这一做法一般认为杂揉了苏俄与日本的风格。
至于橄榄枝,确切说是松枝,是我军在苏式军衔基础上的创新。
因为1955年以至1988年军衔,将军肩章除了星星,基本没有其他装饰,略显单调,所以后来加上了松枝图案,象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