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震台始建于1965年,是国家地震台网中的老八台之一,为国家基准地震台;武汉地磁台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7个国家地磁基准台之一;武汉重力与固体潮观测台始建于1968年,是我国重力与固体潮观测的标准台,也是国际固体潮中心确认的全国基准站之一,台站创始人是我国重力测量和地球形状学家方俊院士。
上述三台于1998年迁入武汉九峰山森林公园新址,2006年新辟狮子山洞体观测基地,完成重力、测震、地磁、形变及固体潮同址观测。台站环境优美、地质构造稳定,地震活动频度相对较低,强度相对较小,有利于地球物理背景场的观测。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台站已建设成为以重力、固体潮观测为主,融地壳形变、电磁、数字地震、卫星激光测距(SLR)、卫星导航定位(GNSS)等十几种观测手段为一体,由台、站、点、试验场、基线场组成的大型综合观测、实验和研究基地,是国家“十五”重大科学工程“子午工程”的核心站之一,承担了多项国家基础研究任务,武汉基准地震台列入全球大震速报台网,承担全球大震速报、核侦查任务;地磁观测承担基本磁场观测和地震、地磁资料的国际交换;卫星激光观测是我国空间大地测量网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基准站,是国际ILRS成员,参加国际地球动力学观测和研究计划;在重力与固体潮观测方面承担全国重力、倾斜、应变潮汐观测台站的技术管理、全国固体潮观测数据库和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台站综合观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