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海洋的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一般都是生态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有利于发展经济的“精华地区”。世界人口的60%居住在距海岸100km的沿海地区。中国的沿海地区也是这样,沿海12个省区基本上都是环境条件好、经济发达、人口承载力高的地区。

(1)除台湾之外,沿海12个省(区)、市总面积133.4万km2,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4%;1995年末人口49599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0.9%。在全国东部、西部、中部三个地带中,沿海地区人口承载力最强,全国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约124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372人,中部地区200人,西部地区15人,三个地区人口密度之比为25:13:1。

(2)沿海地区具有临海的区位优势,对外经济联系方便,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占全国的60%以上。

(3)沿海地区气候湿润,雨量较多,土地肥沃,农业生产也很发达。大海还有持续的造陆功能,东南沿海地区约2.5亿亩优良农田是由滩涂围垦形成的。

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渐深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沿海城市和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文化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有利地带动了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报告中指出,我国陆地水资源利用强度大,利用率低。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并存。江河断流、地面沉降现象时有发生。淮河水利用率为60%,辽河为65%,黄河为62%,海河利用率则高达90%,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30%~40%的水资源利用警戒线。我国中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3.5%。但天津、上海等沿海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尚不足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资源性缺水问题严重。2001年,包括淮河、海河、辽河在内的7大水系449个国控断面(国家控制过水断面)中只有34.1%断面满足I至III类水质标准,30.7%断面满足IV、V类水质,35.2%的断面满足劣V类水质,与2000年相比,I至III类水质比例下降23.6%,而V类和劣V类水质增加了23.2%,水质性缺水局面日益加剧。

淡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沿海城市和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瓶颈”。政府不得不依靠大量地开采地下水和实施远距离的人工调水工程来满足这些城市和地区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然而,这样的陆地淡水资源利用途径是欠妥当的。上海、天津等沿海等大城市均出现过因大量地开采地下水而导致地面下沉的恶性事件。另一方面,远距离调水也在一些地区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且远距离取水工程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它只能改变了陆地淡水资源的地理分布,并不能实现水资源总量上的增加。开辟一个新的淡水来源是彻底解决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唯一出路。因此,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是我们应当重点关注的。

相关查询: 沿海地区 生态环境 有利于 基本上 承载力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4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839秒 内存2.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