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动物学术语,"jackass"指代成年雄性驴(学名:Equus africanus asinus),该用法可追溯至16世纪英语文献[2] [3] 。在专业文献中常见于以下语境:
用于区分驴的性别,如"jackass"(公驴)与"jenny"(母驴)构成对应关系[2]
构成复合动物名称,例如驴蝠(jackass bat)特指分布于非洲的凹脸蝠属动物,驴企鹅(jackass penguin)指南非斑嘴环企鹅[2][3]
现代生物学领域逐渐改用"sire"或"stallion"等更专业的词汇指代雄性动物,"jackass"在此类文献中的使用频次呈现下降趋势[2] 。
在美式英语口语中,该词发展为具有强烈贬损意味的俚语,具体语义特征包括:
核心含义指代因缺乏常识或判断力导致行为荒诞的个体,通常带有戏谑或侮辱意图。典型使用场景如朋友间调侃("Quit acting like a jackass!")或表达对他人愚蠢行为的不满("That jackass parked in the disabled spot!")[1] [4] 。
语义对比
与"asshole"的区别:前者强调智力缺陷(如做出危险举动),后者侧重品格缺陷(如故意冒犯他人)
与"donkey"的差异:后者仅保留动物学含义,不延伸至俚语领域[2][3]
语用限制虽然被归类为"粗话"(profanity),但其冒犯程度低于涉及种族、性别等敏感领域的禁忌词汇。在影视作品分级中,使用该词通常不会导致内容评级提升。
2008年电影《全民超人汉考克》的剧本修改案例,凸显了该词在流行文化中的语义定位:
初始剧本使用"jackass"描述主角的鲁莽行为,后改为更具攻击性的"asshole"以强化角色反英雄特质
该修改反映了编剧对词汇贬义程度的精确把控,"jackass"被认为不足以传达主角对社会规则的漠视态度
在纪录片领域,名为《蠢蛋搞怪秀》(Jackass)的系列作品通过极端危险的特技表演,强化了该词与"不计后果的愚蠢行为"之间的语义关联[2] 。这种文化现象导致21世纪以来,该词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使用频率显著增加[1]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