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黎各原为印第安人泰诺部落居住地。[1] 波多黎各徽章
1493年11月,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航行至此,并命名为圣胡安岛(San Juan),以纪念施洗约翰(John the Baptist)。
1508年,西班牙人J.庞塞·德·莱昂在岛上建立殖民据点,次年被任命为总督。
1509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岛上原有的土著印第安人由此沦为奴隶,被驱赶到农场和金矿去做工。
1509年,行政中心波多黎各建成,当地政府于1521年,将岛名改为波多黎各,其首府则改名为圣胡安。
1511年,泰诺人在其首领瓜伊巴那领导下发动起义,遭殖民当局镇压,有6000印第安人遭到屠杀。
16世纪中叶,泰诺人被消灭殆尽,殖民者从非洲运来黑人充当奴隶,种植甘蔗。此后波多黎各先后受到海盗骚扰和英、法、荷等国的袭击。
18世纪中叶,移民和黑奴不断增加,咖啡成为主要出口物资。 地理位置
1869年9月23日,波多黎各人民在R.埃梅特里奥·贝当塞斯领导下,在拉雷斯镇举行起义(史称“拉雷斯呼声”),24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后被西班牙殖民军镇压。经过长期斗争,波多黎各终于被西班牙赋于地方自治的权力。不过,从这时算起到美西战争后该岛变为美国殖民地,当中仅有一年的时间。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战败,根据巴黎条约,波多黎各割让给美国。美国对波多黎各的行政管辖,首先采取了军政府的形式。在其对该岛的两年治理中,军政府建立起学校、公路、铁路、医院和卫生设施。在1900年,美国国会在该岛确立了文官控制。总督、内阁和波多黎各立法机构两院当中的一院由美国总统任命。波多黎各人选举立法机构的另一院以及一位驻首都专员,该专员将在华盛顿代表该岛利益,在国会有发言权但无表决权。波多黎各人还免于缴纳美国税收。
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琼斯法案,将“美国公民籍”强加于波多黎各人民。
1937年,波多黎各人民在波多黎各国民党领袖P.阿尔维苏·坎波斯在蓬塞发动独立起义,但再次遭到镇压。
1947年,美国国会允许总督由选举产生。
1950年11月1日,波多黎各民族英雄奥斯卡·科拉佐和格利斯里·托雷索拉刺杀美国总统失败,另外一些波多黎各民族主义分子在国会众议院走廊开枪,射伤了好几位众议员。
1950年10月30日,波多黎各人民再次武装起义,宣布成立波多黎各共和国,31日失败,100余人被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