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唐·杜甫《北征》诗:“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1]
《清史稿.卷二七四.王骘传》:且四川祸变相踵,荒烟百里。臣当年运粮行间,满目疮痍。[3]
《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惟自武汉事起,各省响应,兵连祸结,满目疮痍。”[2]
《民国通俗演义》:“尸骸满地,疮痍满目,商业凋敝,人民流离。
《十月》1981年第6期:“汽车在阴雨连绵的路上不住地颠簸,满目疮痍的地震残景迎面而来。”[4]
当代·殷谦《心灵真经》:“我们时代的文学简直是满目疮痍,作家队伍中有匪气、流气、邪气、俗气的作家并不鲜见。我们时代的一些作家还保留着旧文人的许多坏习气,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许多玩物丧志不思进取的东西,偏偏就看不到现代性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眼前看到的是灾难。[1]
战后的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举。
战争打响后,中华大地上满目疮痍。
【近义词】疮痍满目[1] 、 百孔千疮、遍体鳞伤、残缺不全、衣不蔽体、衣衫褴褛、捉襟见肘
【反义词】 琳琅满目、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