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域元、明朝时属淮安府山阳县,清朝时属阜宁县。
民国三十年(1941年)9月,盐阜区委决定并报经中共中央华中局批准,将阜宁县东北行署所辖区域从阜宁县划出,组建阜东县。原阜宁县废黄河以南、射阳河以北、岗墩套以东、黄海以西的十一区一部,六区、十二区大部,二区、三区全部为阜东县范闱,县治东坎。
1949年11月,阜东、滨海(今响水县境)两县合并,以滨海县命名,县委县政府机关驻东坎,隶属苏北盐城专区。
1966年3月,滨海县划分为滨海、响水两县,以废黄河、中山河为界,河北为响水县,河南为滨海县。
1968年8月,滨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隶属盐城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1年4月,滨海县革命委员会撤销,恢复滨海县人民政府,隶属盐城地区。
1983年3月,盐城地区实行市管县,滨海县隶属盐城市。[12] 滨海县西湖公园
截至2020年6月,滨海县下辖3个街道(东坎街道、坎南街道、坎北街道)、11个镇(五汛镇、蔡桥镇、正红镇、通榆镇、界牌镇、八巨镇、八滩镇、滨淮镇、天场镇、陈涛镇、滨海港镇)、2个场(滨淮农场、新滩盐场)、3个园区(开发区沿海工业园、滨海港经济区、滨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7] ,县人民政府驻坎南街道。
滨海县位于盐城市东北部,在北纬33°43′~34°23′与东经119°37′~120°20′之间。东临黄海,南依射阳河、苏北灌溉总渠与射阳县交界,西与涟水县毗邻,西南与阜宁县相连,北隔废黄河、中山河与响水县相望[8] ,面积1949.60平方千米[13] 。
滨海县
滨海县位于扬子断块区内苏北断陷盆地的东北部,地层发育齐全,沉积一套浅海相、滨海相及陆相物质。第四纪沉积厚度为150米左右。县境地质构造主要是由一系列北东向褶皱、断裂,以及配套的横张或张扭性断裂组成的滨海断褶皱带。地质构造滨海断褶带在中生代印支~燕山早期褶皱隆起,遭受到剥蚀,直到第三纪时才被覆盖。县境绝大部分地区为隆起区。滨海断褶带的主要褶皱自北向南有:小喜滩向斜,新淮河口背斜,康庄~新滩盐场背斜,东坎~滨淮倒转向斜,八滩南背斜等。褶皱轴大致平行,背斜皆向北东昂起,向南西倾伏。滨海断褶带内断裂,是以一系列平行的北东向断裂为主。自北向南主要有穆庄~新星断裂、界牌~滨淮农场断裂、八滩~小街断裂和新港断裂。除界牌~滨淮农场断裂与新港断裂为逆向断层外,其余均为正断层[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