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以前,射阳区域是茫茫沧海。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夺泗入淮”后,带来大量泥沙,在海区淤积,海岸不断向东推移。
明清时期,境内均为煎盐地,分属庙湾、新兴、伍佑三大盐场,隶属两淮盐运使淮安分司。
清乾隆元年(1736年),改隶泰州分司。雍正九年(1731年),阜宁建县后,潮通港(约为今黄沙港)以北地区,为阜宁县所辖;潮通港以南地区,归盐城县所辖,均属淮安府统管。 兴阳广场
民国五年(1916年)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先隶属于淮扬道,后隶属于民国江苏省政府。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隶属江苏省行政督察区第七区专员分署。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隶属于江苏省第六行政区。 射阳新城夜景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4月,射阳县建立后,相继隶属于盐阜区行政公署、盐阜分区专员公署,苏皖边区第五和第十一分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隶属于苏北盐城地区专员公署、江苏盐城专员公署。 步行街时光隧道
1950年8月初,隶属于盐城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10月,隶属于苏北人民行政公署盐城专员公署。
1968年4月,成立射阳县革命委员会,隶属于盐城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10月,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原有体制,隶属于盐城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后,隶属于盐城市人民政府。[31]
1952年4月,四明区的德胜乡划归滨海县。
1954年6月,南洋、步凤、潭南3个区划归盐城县;方强区划归大丰县;吴滩区划归阜宁县。全县辖12个区120个乡。
1956年3月,潭北区的长富、利民、北辰3个乡,新坍区的三港、贺仁2个乡,陈坎区的南庄、凤华、西洋、范坝、洪桥、智谋6个乡,共11个乡划归建湖县;陈坎区的薛泉、郑飞2个乡合并为二烈乡,划归阜宁县;滨海县的临海区(今临海、千秋两镇区域)划归射阳县。
1957年10月,实行区乡合并,原72个乡合并为25个乡。区、乡合并后建立五区一镇:合德区下辖陈洋、通洋、合兴、海通、同心、复兴6个乡;黄尖区下辖黄尖、特庸、洋马、南港、桂英5个乡;临海区下辖千秋、苇荡、双洋、八大家4个乡;盘湾区下辖:盘湾、兴桥、新坍、新生、长荡5个乡;海河区下辖:阜余、海河、革新、四明、新塘5个乡;合德镇下辖兴南、东兴、永胜、桥南、发鸿、兴北6条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