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遗址区位于辽宁省西部朝阳市,与内蒙古赤峰市接壤,两地同属红山文化地区。红山文化得名于赤峰,扬名于朝阳。红山文化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是在牛河梁遗址被发现之后。[3] 共5张 牛河梁遗址分布
战国时期该地属燕右北平郡的东北境、辽西郡的西境。东汉时为乌桓、鲜卑所据。三国魏时为鲜卑地。北魏到隋唐时为营州境。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朝阳升府,建昌、建平两县属朝阳。牛河梁遗址区为建平县与建昌县(即今凌源县)的交界地带。民国初改建昌县为凌源县,与建平县同属热河省。
1956年,热河省撤销,牛河梁地区属辽宁省朝阳市。
20世纪80年代初,在牛河梁遗址区先后发现了积石冢群、大型祭坛和女神庙,从此揭开了红山文化的面纱。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坛、庙、冢三位一体。
1986年7月25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消息:“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找到了新线索,辽西发现五千年前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址。”
1987年7月24日,新华社发出电讯:“辽宁西部山区,发现了距今大约五千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考古学家根据已出土的大批文物初步推断,五千年前,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1][3]
2023年2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文物保护中心)消息称,在距离牛河梁遗址6.5公里的上朝阳沟村,发现了一处大型红山先民的聚落遗址。[11][10]
2023年8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全面启动2023年度获批的牛河梁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15] 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工作最新研究成果,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为代表,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遗址和珍贵玉器的发现,以确凿而丰富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5000年前,社会形态就已经发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16]
2024年8月,一系列考古发现奠定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研究成果认为,大约从距今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从“文明曙光”到“红山古国”,考古发现不断推进对牛河梁遗址乃至红山文化的认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