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本岛与福建省之间,台湾海峡中央偏东,东距台湾本岛最近处嘉义县东石乡鳌鼓村45千米,西距福建省最近处晋江围头140千米,北回归线横跨列岛中部。整个列岛由大小64个岛屿组成(军队驻防16个),岛屿分布范围甚广,从北端的目斗屿(北纬23°45.7')至南端的七美屿(北纬23°09.7'),长约60余千米;从东边的查某屿(东经119°42.9')至西缘的花屿(东经119°18.1'),宽约40千米,总面积126.9平方千米,是扼守台湾的主要屏障。[2] 澎湖列岛的地理位置
澎湖列岛地图
澎湖列岛,往北可抵达马祖列岛、大陈岛和舟山群岛,往南可去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并可通往菲律宾和东南亚各国。澎湖列岛居台湾海峡的中枢,扼亚洲东部的海运要冲,被称为“东南锁匙”。[1] 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就将其作为桥头堡,先在此登陆。[2]
澎湖列岛的底基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经过多次海陆升降、海蚀和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20-30米。[1] 自海上望去,地势低平,宛如大小平盘浮在海面;平均海拔17米,最高点为西南望安乡大猫屿,海拔78.9米。三岛屿环抱而成的内海就是澎湖湾,南北长约12千米,东西宽约8千米。北口为牛公湾海峡,已建跨海大桥,不能航行;南口被凤柜里半岛和渔翁岛所扼,宽约3.3千米,水深10~62米。湾内无码头设施,但海峡岩北方的锚地,水深10米以上,泥沙底,是台湾地区冬季最理想的避风锚地。[2]
在64个岛屿中,以澎湖本岛面积最大,为64.24平方公里,其次是白沙、西屿(渔翁岛)二岛。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岛屿还有虎井、吉贝、望安等8个,其余53个岛屿的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个岛屿无人居住。[1] 主要岛屿澎湖本岛、渔翁岛和白沙岛,面积约为96.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6.1%。三岛间由白沙岛与渔翁岛之间长度为2150米的跨海大桥、中墩屿与白沙岛之间长度为500米的永安桥、马公岛与中墩屿之间长度为1007米的中正桥连结成为一岛,陆上无铁路,主要公路有4条,总长约130千米。
澎湖本岛,又名大山屿,位于东经119°32.0'、北纬23°30.5',面积64.2(退潮时79.0)平方千米,为列岛中最大的岛屿。位于岛西部的马公市,是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74年以来先后建成成功水库、兴仁水库和东卫水库,基本解决用水问题。岛上的制高点有:拱北山52米,太武山46米,纱帽山45米,奎壁山34米。海岸线全长114.52千米,海岸曲折,近海多礁石,沿岸多陡崖。其中,龙门村(良文港)至锁管港位于岛南部,海岸线长约11千米,细沙或沙、砾混合滩,低潮滩宽150~300米;山水里(猪母水)南侧润曰位于岛最南端,海岸线长约1.2千米,沙质滩,低潮时滩宽在100米以内,台湾军队经常在这两处举行实兵登陆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