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王昭君与毛延寿
王嫱,字昭君,公元前54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昭君村),齐国王襄之女。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一名宫女。
明仇英《明妃出塞》
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汉朝的属国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朝,单于说,愿意做汉家的女婿,成为汉家的亲戚。汉元帝改元为竟宁,将良家女子王嫱赐给单于。单于十分欢喜,上书表示愿意为汉朝守卫从上谷以西至敦煌的边塞,保证要世代传下去,请汉朝撤走守备边塞的将吏士卒,使天子的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天子让朝臣们计议,大家都认为可行。郎中侯应熟悉边防情况,认为不能应允。最终汉元帝并未同意。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yān zhī)。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 王昭君雕像 宋渭涛摄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若鞮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鸿嘉元年(前20年),复株累若鞮单于去世,搜谐若鞮单于继任。[2] 不到两年后,王昭君病逝。
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追尊司马昭为文帝,为避讳司马昭之名,王昭君被改称王明君,世称明妃。 明人丁云鹏款《明妃出塞图》局部
昭君出塞的故事,从西汉到元初,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它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和《匈奴传》。大致情节是:西汉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元帝以宫人王嫱赐呼韩耶单于为阏氏;昭君入匈奴,生二子;呼韩耶死,从成帝敕令,复为后单于阏氏。元帝时,汉强匈奴弱,昭君出塞,是元帝实行民族和睦政策的具体表现。[3]
正史中,汉元帝时期是西汉强盛时期,而匈奴经过汉朝连番打击早已元气大损,是汉强匈奴弱。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在汉宣帝时期就已经归降向汉朝称臣,成了汉朝的属国,并且呼韩邪单于曾三次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也是第三次入京朝贡时,元帝挑选了宫女赏赐于他[1] [4] 。而北匈奴郅支单于也在不久前被汉朝远征军陈汤、甘延寿等人诛灭,所以不存在“汉朝屈辱求和”这种情况,也并无王昭君自愿请行一说。而且汉元帝也并没封王昭君为“明妃”,这是晋代时避司马昭讳而改称“明君”或“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