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下棋、写字、绘画。泛指各种文艺风雅之事。[3]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辩才俗姓袁氏,梁司空昂之玄孙。辩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高测,彭州人。聪明博识,文翰纵横。至于天文历数,琴棋书画,长笛胡琴,率梁朝朱异之流。”[1]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二:“年二十五岁,丰姿洒落,人才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禅师赶五戒》:“自幼聪明,举笔成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又有那一宗老帮闲,专到这些人家来替他烧香、擦炉,安排花盆,揩抹桌椅,教琴棋书画。”[2]
清 曹雪芹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这小姐芳名叫做雏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清·张南庄《何典》第七回:“不拘描龙绣凤,件件皆精,琴棋书画,般般都会。”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七〇回:听说那一位小姐,雅的是琴棋书画,俗的是写算操作,没有一件不来的。
当代·刘绍棠·《草莽》·三:云锦不但识文断字,能写会算,而且粗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十分孤芳自赏。 [3]
作主语、宾语、谓语和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