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时期,秦国中心逐渐转移到渭河南边的章台宫,”则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史记·苏秦列传》)。秦惠文王不仅扩建了章台宫,还建造了兴乐宫、六英宫、甘泉宫(南宫)。
因为甘泉宫位于章台之北地势平坦、开阔 西靠氵皂河亲近水源、生活起居便利,宣太后当上太后后便以此为寝宫,并曾在这里与义渠王生下两子,最后将义渠王引诱到这里将其杀之。
宣太后之后秦太后大多居住于此。
秦始皇生母赵姬长时间居住于此。史记记载赵姬曾在此与嫪毐私通,被秦始皇发现,秦始皇本想把太后赶出甘泉宫,因为大臣求情才让太后复居甘泉宫。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
项羽进入咸阳后火烧咸阳宫室,甘泉宫变为废区。
汉武帝时期在甘泉宫基址上建造桂宫,为嫔妃居住的豪华宫殿。[2] [3]
自汉以后,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都以此为都桂宫(甘泉宫),一直在使用。
唐代重修了桂宫(甘泉宫),直到唐末桂宫(甘泉宫)才毁于战火。
经考古勘探,桂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880米,周长5300米。在宫城内南部中间有高台建筑,夯土台基仍高出地面11米。但在东北角有大量秦封泥的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