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刘昫《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2]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目不识丁”。[2]

唐宪宗时,幽州节度使张弘靖,部下有两个“从事”,一个叫韦雍,一个叫张宗厚。两人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品性非常粗暴恶劣。他们常吃喝玩乐,直到深夜才散,还要让侍卫人员大队兵马,前呼后拥地护送他们回家,灯笼火把照得满街通亮,闹得鸡犬不宁。他们一不高兴,就拿士兵和百姓当出气筒,随意打骂,耀武扬威,无法无天。[1]

有一次,他们喝醉了酒,又对士兵大骂起来:“如今天下太平无事,又不打仗,你们这些饭桶,有什么屁用!能拉得两石的弓,还不如识一‘丁’字……”这话明摆着是侮辱士兵,讥笑他们没有文化,只有些粗力气,任人指挥打仗卖命,平时貌似什么用处也没有。士兵们听了这些话,非常气愤,背地议论纷纷,恨之入骨。[1]

恰巧这时又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张弘靖收到一笔犒赏士兵的经费,他从中贪污,并私分了一部分。士兵们知道后,都怒发冲冠,更加不能容忍,于是一起造反,把韦雍、张宗厚都杀了,还把张弘靖抓住,关了起来。此外,也把他的住处团团包围。因为全体士兵和下级官吏齐心一致,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全力支持,上级衙门和朝廷没有办法,只好把张弘靖降职调走,这才息事宁人。[1]

“目不识丁”这句成语,由此产生。由于“丁”字是很简单、很容易认识的一个字,如果连“丁”字也不认识,当然是文化水平极低的了。所以,不识字的文盲,往往被称为“目不识丁”,或“丁字不识”“不识丁字”“不识一丁”。[1]

唐朝高官张弘靖,出身名门,养尊处优,骄必生恶。张弘靖脾气急躁,刚愎自用,还目中无人,收受贿赂而又胆大妄为,最终激起民愤,落得个被降职的下场。这从反面告诉我们,为人处事要正直刚正、虚怀若谷,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友谊,并获得支持。此外,人们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学富五车,以免贻笑大方,或被人戏耍却不自知。[1]

成文用法

“目不识丁”指眼睛不认识“丁”字,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3]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3]

运用示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目不识丁,也顶个读书的虚名。”[3]

清·袁枚《随园诗话》:“余在都时,永之引见满洲学士春台。春自云年三十时,目不识丁。”[3]

作家·巴金《家》:“我试问如果你母亲要把你嫁给一个~的俗商,或者一个中年官僚,或者一个纨袴子弟,你难道也不反抗?”[3]

目不识丁—胸无点墨

“目不识丁”与“胸无点墨”意义相近,两者都有没有文化的意思,区别在于“目不识丁”偏重在一字不识,“胸无点墨”偏重在毫无学问。[3]

相关查询: 旧唐书
最新查询:不单单 Compiler dynamic-link controller VC 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无稽之言 康庄镇 Physarum 平乐县 ����֭�� 以有限 卡斯特 non-medical 尼非韦罗 三里屯 待人接物 哈拉帕 萨米族 唐继尧 让我听听你的声音 球孢乳链霉菌 海州湾 军械库 水力部 高州版画 五月的鲜花 拜物教 晋城大君 第十九 会计岗位综合实训 名实相称 举止轻浮 颖脱而出 爱你的那一天 人心不古 哪一天 梁应添 activist Kerosene 放爆竹 沃尔沃S60 可航行 世界博览 塞尔维亚 木叉鞠多 宇宙学 会议室 彼得保罗 塔里木河 质因数 系统研究 活动量 到目前为止 党参芡实猪腰汤 战略目标 推崇备至 经学家 商业机构 与朝歌令吴质书 访问量 Idleness 情报工作 reciprocal 单方面 机械运动 张桐坡 指导意义 罗密欧 一颗找回自我的心 周绍良清墨谈丛 悲惨世界 连成一片 农林牧副渔业 城管局 区域法 柏斯琴行 经济学 素描:头像篇 武藤信义 目不识丁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053秒 内存2.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