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热力、燃气及水、电力、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国际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科学研究,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修理和娱乐业。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中,分为15个门类即自F类到T类计48个大类,为分类最多的产业。
为了规范三次产业、服务业的口径、范围,推动中国服务业发展,将A门类“农、林、牧、渔业”中的“05农、林、牧、渔服务业”,B门类“采矿业”中的“11开采辅助活动”,C门类“制造业”中的“43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三个大类一并调入第三产业。[12]
第三产业:
(一)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第三产业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13]
(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促进市场充分发育,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有利于劳动、工资、价格、企业经营机制和流通体制等一系列改革顺利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多地吸引外资,有利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逐步改变机关、企事业单位办社会的状况,为改革开放在更广阔的领域向纵深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