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马融传》:“(马)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人其室者。”[1]
(原文翻译)马融才高,学问渊博,是当世的通家。教授辅导学生,常以千计。涿郡卢植,北海郑玄,都是他的学生。会鼓琴,好吹笛。放达任性,不为儒者的小节所拘。房屋器用衣物,崇尚奢侈,常坐高堂,挂红纱帐,前面教生,后有女乐。弟子按次传授,很少有进入室内的。
马融学识高深渊博,常在高堂上设置红色帐帏,为生徒讲授。后就用“绛帐授徒”等指师长设立讲座,传授生徒,多含有尊崇称美之意。
传纱帐 后堂烈女乐 笙歌绛帐 绛帐先生 绛帐马融 绛帷 绛幄 绛纱坐帐 绛纱帐 身在绛纱 钗钿拥马融 降帐 降纱 隔绛纱 马公礼乐 马帐 马融帐 马融绛帐
马融(79-166),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尤长于古文经学。他设帐授徒,门人常有千人之多,卢植、郑玄都是其门徒。 马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