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寡糖
β-1,4一甘露聚糖酶简称β-甘露聚糖酶,是一类能够水解含β-l,4一甘露糖苷键的甘露寡糖、甘露多糖(包括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葡萄甘露聚糖等)的水解内切酶,属于半纤维素酶类。
β-甘露聚糖酶能将广泛存在于豆类籽实中的甘露聚精等多糖降解为葡萄糖、甘露寡糖等低聚糖,不仅消除了甘露聚糖对单胃动物各种营养素的抗营养作用,同时生成的甘露低聚糖在动物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自然界半纤维素资源的开发及其在饲料工业和养殖业中的应用,微生物β-甘露聚糖酶的开发和利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 优良免疫激活剂
2. 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剂
3. 激活巨噬细胞、噬中性细胞等清除由辐射造成细胞分解碎片
4. 能够使巨噬细胞辨别和破坏变异细胞
5. 协助受损组织如淋巴组织细胞加速恢复产生细胞素(IL-1)
6. 促使包括抗生素,抗真菌,抗寄生药在内的其他药物更好地发挥效用
7. 减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肪,提高高密度脂肪,减少高血脂的发生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Pillemer博士首次发现并报道酵母细胞壁中有一种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之后,经过图伦大学Diluzio博士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中提高免疫力的物质是一种多糖——甘露寡糖,并从面包酵母中分离出这种物质。其主要由二糖至六糖组成,具有功能食品的优良特点:1.非吸收性:甘露低聚精是由β—1.4糖苷键相连的低聚糖,人体不能消化吸收,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可有效地到达肠道下部.2.对有益菌的增殖性:经动物及人体服用试验表明,甘露低聚糖可使体内的双歧杆菌显著增殖,服用一周后,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增加 50~100倍,同时抑制有害菌增殖,而且动物增重明显[1] 。
胃肠道非免疫防御系统主要组成成分为内源微生物群,而内源微生物群又常分为有益微生物群(如双歧杆菌属、真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和有害微生物群(如大肠杆菌属。产气夹膜梭菌属、葡萄球菌属),其中有益微生物菌群多覆盖在胃肠道上皮,起着阻止病原微生物定植在肠粘膜组织上的作用。甘露低聚糖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干扰肠道病原菌的定植。甘露低聚糖为细菌提供了丰富的甘露糖源,从而可避免细菌与肠壁的亲和由于甘露低聚糖不会被消化酶降解并携带病原体通过肠道,因此可以起到防止病原菌定植于肠道的作用。病原菌不能利用甘露低聚糖作为供其生长的能量来源,而有益细菌可以被甘露低聚糖激活。这表明甘露低聚糖可促使有益菌成为肠道优势菌群。
β一甘露聚糖酶已被证实能提高玉米一豆粕型日粮鸡的饲料转化率,并促进肉鸡及火鸡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Jackson等(1998)研究表明,在产蛋初期的前12周,在饲料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增加鸡蛋的重量约0.3g/只(P<0.05);产蛋期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