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术语学学科建构涵盖历史研究、翻译方法论及基础理论构建,2022年出版的7册书系系统梳理了军事术语、汉语术语学等领域的规范化研究[3] 。裴亚军(2023年)提出需建立中国特色术语学体系,强调学科交叉性与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关联性[5] 。
在医疗领域,截至2025年我国已形成包含医学术语标准的基础类信息标准体系[2] ,洪漪教授通过《档案信息组织与检索》专著(2017年)及大数据环境下的医疗信息架构与数据模型研究(2024年)[1] [4] ,实现了规范化术语在医学信息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新闻传播学科则通过设置术语预选库(2024年)解决跨学科术语不一致问题[6] 。
包括三层次推进策略:
权威机构审定(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2]
协作网络建设(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联合体)[2]
术语翻译标准化(应对两岸术语差异等挑战)[7]该机制通过863计划课题[2]等科研项目支撑实施。
我国在医学术语领域与SNOMED CT建立合作[2] ,术语学理论体系构建中注重对俄罗斯术语学等国际成果的借鉴[3] 。裴亚军(2023年)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术语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5] ,强调人才发展是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规范化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