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出生于湖南永兴。
1942年考入重庆国立音乐院,在江定仙门下学习理论作曲,为“山歌社”主要发起人之一。战后该校迁往南京,谢功成到南京继续学习至1947年毕业,毕业后曾在湖南音专任教。
1948年转到香港中华音乐院任教。广州解放后在华南文艺学院音乐部任副主任和副教授。
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武汉成立中南音乐专科学校,谢功成任作曲系主任。
1958年“中南音专”与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湖北艺术学院,谢功成任音乐系副主任。
1966年谢功成被提升为副院长,1991年离休。[9]
2003年12月,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广州揭晓,谢功成教授获得“终身成就奖”。[21]
2019年逝世于上海。[5] 共6张 谢功成
谢功成历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音乐部副主任、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主任、湖北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并兼任《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委、《音乐创作》特约编委以及《冼星海全集》编委。[19]
1948年谢功成所撰写的《贝多芬》一书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10] 曾与人民音乐出版社合作[20] ,出版“音乐自学丛书”[11] 并亲自撰写了《曲式学基础教程》[12] 参加《和声学基础教程》的编写工作;[13]
与曾理中教授合作,撰写了《合唱写作技巧》一书,1985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7] 所撰写的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4] 、《音乐创作》[15] 、《黄钟》[16] 等核心期刊。
谢功成主要创作领域是合唱,作有民歌合唱《阿拉木汗》,组歌《长江抒情诗》以及《绿色的澜沧江》等[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