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事物具有引发人关注、参与或产生情感共鸣的特性,在文化传播中既包含客观事实的奇特性,也包含主观表达的艺术性。作为专业术语时强调需同时满足真实性原则与适应受众的视听心理和审美需求[1] [4] 。
新奇性:具备罕见或反常态特征,如2013年定义中提及的"奇事趣闻",内容新奇曲折、富有情趣[4]
情感性:能唤起喜怒哀乐等情绪反应,包括幽默、悲悯等多元情感体验,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1][4]
人文性:反映人类共通价值观,如对高尚情操的推崇或对庸俗情趣的反感[1]
新闻传播:要求事实真实新鲜,2022年研究指出趣味性作为新闻事实所具有的调动新闻受传者共同兴趣从而引起注意的有趣程度[1]
教育教学:采用双语对照示例显示,如"这项体育活动需要变得更加有趣味性"通过游戏化设计提升参与度[2]
艺术创作:科普作品和动画创作通过增强趣味性吸引受众[2]
内容层面:选择具有冲突性、悬念感的素材
语言层面: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结构层面:设置互动环节或开放式结尾,如案例中的"趣味性探究"模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