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4.56g/cm3
熔点:215℃(分解)
外观:白色至灰白色结晶性粉末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2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46.1
重原子数量:3
表面电荷:0
复杂度:2.8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2[1]
用作漂白剂,分析试剂等,并用于有机合成。广泛作为家庭及工业用漂白剂、洗涤剂、氧化剂。亦用作造纸、纺织等行业的漂白剂,公共设施的清洗剂,金属表面的处理剂,医药用消毒剂以及气味消除剂等。食品级主要用作配制牛奶保鲜剂。[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2]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特别是在少量水的润湿下,与可燃物的混合物在轻微的碰撞或摩擦下会燃烧。水溶液为碱性腐蚀液体。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锶、氧气。
灭火方法:采用干粉、砂土灭火。严禁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2]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2]
工程控制:作业场所建议与其它作业场所分开。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加强通风。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泻险区。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系统。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携气式呼吸器。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