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例如明人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今秋,伯应(袁可立子袁枢)自睢阳寄近体诗一帙,亦以重九至,且属余序。”
观点一: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六言绝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观点二: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步到底的平声韵。
一、五绝
类型一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诗: 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
类型二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类型三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例诗:南行别第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类型四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例诗: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五律
类型一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例诗: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孤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