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指金属,"石"指岩石,二者皆为坚固耐久之物,组合后喻指坚贞不渝的深厚情谊[1] 。该成语既可用于描述个人间的牢固友情,亦可引申为世代传承的深厚盟约关系。
公元前200年左右的《汉书·淮阴侯传》最早记载:"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禽矣"。此句通过韩信对自身遭遇的感慨,揭示了即使稳固如金石的交情也可能因世事变迁而破裂,成为该成语的经典注释。
与"生死之交"相比,"金石交"更侧重友情的稳固性而非危难背景;相较"莫逆之交",则更强调客观坚固性而非主观契合度[1] 。现代引申为盟约之义时,特指经过道德约束的稳固关系。
该成语在语句中主要承担宾语功能,如"缔结金石交""成就金石交"等典型用法。作定语时需搭配中心语,如"金石交的情谊"。现代汉语中偶见活用为形容词,如"两人关系堪称金石交"[1] 。
明代胡文焕《群音类选·葛衣记》延伸出"金石交情"变体,清代《后南柯·招驸》发展出"金石至交"近义词。现代汉语中常与"君子之交淡如水"对举使用,强调精神契合的坚固基础。
古典文献:"丝萝契合原非强,为其把金石交情一旦忘"(明·胡文焕)
现代应用:"这对战友在战火中结下的金石交,历经半个世纪风雨依然牢固如初"
国际语境:外交场合常以"close and intimate friendship"作为英文对应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