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林是指以针叶树为群种所组成的森林群落的总称,包括针叶纯林、针叶混交林和以针叶树木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由于针叶林多属于常绿林种,即使在冬季的影响上,色调仍然表现为绿色[1] 。由于海岸带区域受人类开发活动影响较大,天然生长的针叶林一般多分布于山区。
针叶树尤其善于抵御干旱、大风和寒冷气候的威胁。在其他树种需要挣扎着方能生存的地区,它们却长势旺盛[2] 。
针叶树是应付极端恶劣天气的专家。正是因为它们针形的叶子,使得它们可以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上以及干旱、贫瘠的山坡上。一些针叶树也生长在热带丛林和沼泽地里,但是,它们最为重要的据点还是在极北地区。在那里,它们形成了北方针叶林——一片广阔而偏远的栖息地,几乎环绕了整个地球。
针叶林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是分布最靠北的森林,针叶林的北界就是森林的北界。在寒温带以外的地方,也生长着很多不同类型的针叶林,但是面积比起寒温带的针叶林要小很多了。
落叶松喜欢阳光充足而较干旱的环境,森林常较稀疏而阳光直达林下,冬季落叶后林下更是充满阳光,因此落叶松林是典型的“明亮针叶林”。落叶松的根系较浅,可以在永久冻土上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是生活在最严酷环境中的森林。中国大兴安岭的森林就是东西伯利亚的兴安落叶松林的延伸。 共2张 针叶林
高纬度地带和高山上,有针叶林分布。北半球的针叶林很发达,从温带起向北延伸,一直达到森林的北界,然后被灌丛、冻原等植被所代替。南半球的针叶林很少,大多出现在山区[3] 。一般针叶林对于酸性、瘠薄土地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除落叶松林外,针叶林都是常绿的,种类成分比较单纯,因此,有落叶松林、云杉林、冷杉林、松林、杉木林等名称。林下植物不发达,层外植物极少。在低湿环境的针叶林下,藓类常占优势;而在特别干燥的针叶林下,常有较多的地衣;在土层较厚、湿度适中的针叶林下,也能出现较茂盛的草本层[3] 。
寒温带的针叶林又叫泰加林,泰加林原是指西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在泛指寒温带的针叶林。在北半球的寒温带地区,泰加林几乎从大陆的东海岸一直分布到西海岸,形成壮观的茫茫林海。欧洲-西伯利亚的泰加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纬度几乎跨了半个地球。由于跨度太大,欧亚大陆的寒温带地区在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等有所不同。最西部的北欧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年温差较小,泰加林只分布在接近北极圈的遥远北方,树木主要有云杉等较喜阴湿环境的树种。
东西伯利亚地区有大面积的兴安落叶松林,东部的东西伯利亚地区大陆性气候明显,冬季极端寒冷但夏季并不寒冷,年温差极大,世界上年温差最大的地方(达100℃,冬季低达-70℃,而夏季高达30℃)和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都在这里(低于-70℃,仅次于南极,比北极更寒冷)。东西伯利亚地区春秋两季非常短暂,严寒的冬季很快就变成温暖的夏季,温度上升非常快。这种温度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的春季被称为“西伯利亚式的春天”。所以落叶松以落叶的形式抵御东西伯利亚比北极还严寒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