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剧围绕九尾妖狐(武旦)化身美女迷惑书生周从纶展开,王半仙(丑)作法失利后,吕洞宾(老生)请关帝(净)率关平(武生)、周仓(副净)降妖。核心段落包含"画符请神""天兵布阵""斩妖收煞"等情节,尤以关平与狐妖的"大刀对花枪"武打场面为高潮。剧中周仓独舞段落采用昆曲〔四边静〕曲牌,在京剧版本中改为锣鼓干牌子伴奏的念白形式[2] 。
1918年8月,荣庆昆弋社成员马凤彩在天津广东会馆主演该剧,展现北方昆曲豪放风格[4] 。1930年梅兰芳访美期间,朱桂芬、刘连荣在纽约演出该剧谢幕时获五次叫帘[1] 。光绪十八年(1892年),慈禧太后主持将昆曲版本改编为皮黄腔,成为晚清戏曲转型的典型案例[5] 。2023年2月广州'京腔粤韵 唱响湾区'演出中,京剧版本《青石山》与其他四剧种同台呈现[3] 。
武戏编排:保留'大刀花''踢出手'等传统技巧,九尾狐需完成'踩跷上高台'等高难度动作
音乐配置:北方昆弋演出使用直径达80厘米的大筛锣营造战场氛围
行当配合:关平与周仓形成"长靠短打"对比,吕洞宾唱腔融合【新水令】【折桂令】等套曲
河北霸州王庄子乡王圪哒村昆曲社自1949年前演出全本后,经历'文革'中断,改革开放初期由樊志清之孙樊新民(72岁)恢复传授。因武戏演员需十年以上训练,现面临主要演员平均年龄超55岁的断代危机。2025年5月紫金大剧院演出中,青年演员陈艺心通过缩短武打段落完成改编版演出。
重庆市川剧院2023年'五一'文旅演出中,将昆曲剧目《青石山》作为核心经典片段呈现,演出时长12分钟,以武将开场营造威武霸气的舞台氛围,包含九尾狐妖与天兵天将的'踢出手(花枪)'特技表演。2025年5月人民大舞台特邀闫巍、奚中路等武戏演员,以'全本武戏'概念恢复清代演出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