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3(也称为NGC 5024)是约翰·埃勒特·巴德于1775年在后发座发现的一个球状星团。M53是比较偏远的球状星团之一,距离银河中心约60,000光年(18.4千秒差距),与太阳系的距离也相似,大约是58,000光年(17.9千秒差距)。这个星团的核心半径(rc)是 2.18秒差距,半光度半径(rh)是5.84秒差距,潮汐半径(rtr)是239.9秒差距。
它被认为是一个贫金属量的星团,一度被认为是银河中金属量最低的星团。测量显示星团中大多数的恒星都位在红巨星分支上,表明大多数恒星都是第一代恒星。也就是,它们不是从前几代恒星回收的气体中形成的。这与大多数球状星团都是第二代恒星主宰的情形不同。NGC 5024的第二代恒星倾向集中在核心区域。总的来说,星团恒星的成员类似银晕的成员。
这个星团显示出各种潮汐状的特征,包括周围的团团簇和波纹,以及沿着该星团轨道的在东西方向的尾部。一个状似潮汐桥的结构似乎与邻近呈现非常弥漫状的邻居NGC 5053连接,并且有气体壳层笼罩着这两个集团。这可能表示这两者之间发生过动态的潮汐交互作用;由于银河系内没有已知的联星团,所以这可能是独一的。此外,M53是人马座矮星系的潮汐刘候选者。
在星团中的变星中,已知有55颗是天琴座RR型变星。其中,大多数,34颗,显示出典型的伯拉兹科效应,这包括在球状星团内已知族群中最大的23颗RRc型。其余的至少有3颗属于凤凰座SX型变星,和1颗属于半规则红巨星。
球状星团Messier 53(M53,NGC 5024)是一个位于银晕中的球状星团,距离银心大约为60000万光年,距离地球则是58000光年。其视直径为13′,则其对应的实际直径约为220光年。它是一个迅速接近我们的球状星团,Mallas给出的接近速度是112公里/秒,哈里斯7则是9公里/秒。M53有一个直径为2′的明亮中心,虽然对比其他球状星团它的恒星不是很集中于中心,从中心到边缘恒星逐渐变得稀疏,Harlow Shapley将它归类于V型。John Herschel推测M53其亮的红巨星有12等,深空字段指南列举了一些星团成员,红巨星支最亮的有13.8等,水平分支则有约16.9级。整个星团的综合光谱为F6(这跟大量的蓝离散星的存在有关)。 M53的赫罗图
1775年2月3日Johann Elert Bode发现M53,并将它描述为一个“相当生动的和圆的星云”。1777年2月26日,查尔斯梅西耶独立地重新发现M53并对其编号,发现它“圆而且显眼”,M53就像M79。威廉·赫歇尔是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到其外围单独恒星的人,发现它类似于M10。
在所有的球状星团,M53的星团成员更“缺乏金属”,这表明M53的恒星只含有少量的比He更重的元素(其实主要是C与O);甚至M53的金属含量要低于球状星团的平均值。M53已观测到47颗的RR天琴座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