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1]

1、选自《亭林文集》卷四,作者顾炎武。

2、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

3、方;地方。

4、习染:沾染上某种习气。习:沾染。

5、穷僻之域:贫困偏僻的地方。

6、资:费用。

7、犹当:还应当。

8、审问:详细考究。

9、古人与稽:与古人一起探究。稽:探究。

10、庶(shù)几:差不多。

11、面墙:对着墙壁,即一无所见的意思。

12、子羔、原宪之贤: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子羔,即高柴,春秋卫人;原宪,字子思,春秋鲁人。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13、济:用处

14、进:进步

人们求学(或做学问),不是天天上进,就是天天后退。自己孤独地学习,而不和朋友(互相交流启发),就必然学识浅薄难以成功;长久住在一个地方,就会不知不觉地沾染上某种习气。不幸住在穷乡僻壤,而又没有(雇用)车马的盘费,也应当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考究,与古人相合,来探求学习里边哪是对的哪是不对的,这样差不多能得到十分之五六(的收获)。如果既不出门(拜师友),又不读书,那就是不学无术的人,即使(你有)像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也终究无济于社会。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样好学罢了。” 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这不是对今人的一种勉励吗?

在这封短信中,作者提出做学问只有破除自我封闭状态,走出书斋,扩大见闻并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这是作者对中国古代学者虚心好学的优良传统的总结,表现了作者生身体力行的治学态度。[1]

与人书一

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继坤,更名,字忠清,乙西后,更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昆山(今属江苏)人。“复社成员。南明弘光帝时以贡生授兵部司务。清兵南下,参与苏州、昆山一带的抗清斗争,失败后,游历山东、河北、山西等地,仍观察山川形势,联络遗民,图谋复国。顾既是有名的学者,又是重要诗人。有《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2]

刚刚查询:与人书一 千奇百怪 野兽之死 概括起来 自我实现 祖国统一 乘敌之隙 埋头苦干 冰上运动 精神文明 昭化古城 走向世界 鼎鼎大名 牛顿流体 暂行条例 执法天使 正确方向 后元丰行 注意事项 终身大事 层层迭迭 国内市场 铜管乐器 热舞革命 消费资料 财源滚滚 市场体系 大型线理 朝日新闻 西安宣言 植物截留 新仇旧恨 水天一色 塞纳留斯 美国陆军 下水井村 世界知识 黎城四桥 正式成立 生理发育 空间点阵 山穷水尽 红巾起义 油然而生 稳定平衡 难以置信 同仇敌忾 不负责任 矫正视力 闻风丧胆 人造行星 八月十五 棕叶编织 一以贯之 你不公平 商务代表 有识之士 无土栽培 投影融合 手工工场 自体受精 通信系统 警卫勤务 永无止境 最大限度 充分发挥 双目失明 四书五经 领导体制 你死定了 植物保护 红椒猪柳 洪湖野鸭 幸福地村 凰女魅爱 从早到晚 卫生假说 四处奔波 概率抽样 大气压力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消耗时间:0.006秒 内存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