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成熟的雌性哺乳动物在特定季节表现的生殖周期现象,在生理上表现为排卵,准备受精和怀孕,在行为上表现为吸引和接纳异性。
首先是卵巢上的卵泡正在成熟,继而排卵;卵泡分泌的雌性激素引起性欲,接受雄性动物的爬跨;同时发生生殖导管的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增多,子宫颈放开等生理变化。出现发情行为和生殖生理变化持续的时间为发情期。各种动物发情期的长短各有不同,动物的两次发情期之间,所处的时期为休止期。发情期和休止期有规律的交替出现,这种周期性的变化称为发情周期。有的动物一年只出现一次发情周期,它的发情期较长,一年只能生产一次,如狐、熊等。
一年出现多次发情周期,则发情期较短,一年生产数次,每次产仔5~6个,如鼠类。
有的动物虽一年多次发情周期,而严格受季节性限制,每年只能产一胎,如黄融、水貂、漳等。在畜牧业进行人工繁殖,就必须掌握动物的发情规律,一方面观察动物的生殖行为,一方面作阴道涂片,掌握卵巢周期变化,方能得到良好效果。
动物的发情期是必须与提高后代的成活率相适应的,一般的小型哺乳类多在春天,因为他们的孕期很短,可以在夏季产子,大型哺乳类,比如说鹿好像就是在秋天发情的,他们的孕期较长,会在来年的春季产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代有充足的食物并且提高成活率。
人之所以没有固定的发情期,是因为人的生活条件太过优越,不需要控制这方面了;不在发情期,一般是不会交配的。雌雄动物的发情期不一定完全一致,比如螳螂,雄性的发情要早一点,如果交配的时候雌性并没有发情,它在交配过后就会吃掉雄性。
毛皮动物的发情时间
毛皮动物的发情时间,早晚与日照气温关系密切,饲料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技术、品种、年龄、个体大小、性别等因素的差别,对狐发情交配也有一定的影响。 发情期的猴子
发情时间规律
发情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发情早的毛皮动物,每年都早,一般相差不过5~7天。就群体而言,经产动物交配高潮期,比初产动物早10~20天,如经产狐集中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约30天左右的时间。 发情期狐狸
狐发情较晚,交配时间集中。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发情晚的母貉、狐,由于天气渐渐变暖,即使有一次初配,复配时也往往发生困难。晚交配晚产仔的母貉、狐,幼仔成活率也低。发情过晚的母兽,在选育种兽时,可适当淘汰。能否把握时机,适时完成配种任务,直接关系到当年的生产效益,因此掌握好毛皮动物的发情规律,在实际生产中有着重要。
不同的发情规律
(1)狐貉发情规律:狐貉均为季节性单次发情动物,繁殖季节很严格,1年只发情繁殖1次,通常从1月下旬开始至4月下旬结束。狐狸每个发情期只有2~4天可以达成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