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粉(面粉)是重要的基础性主粮,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据统计,2020年,中国有小麦粉加工企业2566家,小麦粉产量达7472.8万吨。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小麦粉不仅消费总量大,产品类别也更趋丰富,相应的产品标准也很多。《小麦粉》(GB/T 1355)既是执行最广泛的小麦粉标准,也是其他小麦粉标准的“基准”。[4]
《小麦粉》(GB/T 1355-1986)国家标准发布以来,对规范小麦粉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该标准中的产品分等规定和相关技术指标已不适应当前百姓消费向营养健康转变和小麦粉加工产业升级的需求。为此,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标准质量中心)会同局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对原标准进行了修订。[4]
发布实施
2021年12月31日,国家标准《小麦粉》(GB/T 1355-2021)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 [3]
2023年1月1日,国家标准《小麦粉》(GB/T 1355-2021)实施。[1]
国家标准《小麦粉》(GB/T 1355-2021)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 1.1-2020)规则起草。[2]
国家标准《小麦粉》(GB/T 1355-2021)代替《小麦粉》(GB/T 1355-1986),与《小麦粉》(GB/T 1355-198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原料要求;
更改了小麦粉类别及其质量指标要求;
删除了对卫生标准和动植物检疫项目的要求;
增加了净含量要求;
更改了检验方法;
增加了检验规则;
增加了标签、标识的要求;
更改了对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的要求。[3]
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粮油食品检验所、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安徽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山西粮食质量监测中心、河南工业大学、昆明市粮油饲料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中粮(郑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发达面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龙凤面粉有限公司、深圳市深粮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陕富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新粮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深粮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河套学院、北京古船食品有限公司、大连华正检验有限公司、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