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烈文
廖烈文,在港潮人第一家独资银行——廖创兴银行创始人廖宝珊的长子,廖创兴银行的第二代掌舵人,历任香港廖创兴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创兴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廖创兴集团董事长,廖烈文曾连任香港潮州商会三届(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届)会长,任期内创建了香港潮州会馆大厦;他还参与创办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并出任第一届年会主席。
1961年,对于廖氏家族来说,的确是个多事之年。挤提风潮虽然没有挤垮廖氏家族辛辛苦苦创建起来的廖创兴银行,但最终还是把正值壮年的廖创兴银行创建人和掌舵人廖宝珊带走了,给廖家兄弟姐妹留下一份庞大却千疮百孔的家业。 廖宝珊突然撒手人寰,留下诸多后事,最关键的一件,是家族企业必须要有人能顶上去。一系列危机必须及早处理,否则可能发生雪崩效应。银行企业和别的企业不同,刚刚经历了一次挤提事件,如果对手借此机会再次发起进攻,廖氏将无任何还手之力。 好在廖宝珊在去世前一个月,急电召回在英国读书的长子烈文,在家族事业危急关头,31岁的廖烈文仓促上任,接替父亲,收拾残局。 廖烈文
廖家共有七兄弟二姐妹。廖宝珊一走,廖氏兄弟立即召开紧急家庭会议,迅速进行了分工。长子廖烈文担任廖氏企业董事会主席,次子烈科担任廖创兴银行董事会主席,三子烈武担任廖氏企业董事总经理,七个兄弟皆为廖氏企业董事,并且独当一面。从此时开始,廖烈文便成了这支商业舰队的总指挥。此后,在廖烈文的带领下,廖家的第二代又开始了新的创业。 挤提风潮过后,为还清债务,廖氏兄弟变卖了大批物业土地,总算避免了家族事业的倒闭。经过这番动荡,廖家元气大伤,但这也促使廖烈文从接任开始,便形成了谨慎从事的风格。
廖烈文后来说,父亲既重视他和兄弟们的学业,同时更重视他们的实践知识。因此,从很小的时候起,他便已经介入了家族企业的诸多商业活动。最初,他从基础的柜面营业员做起,后来又做出纳员、押汇员,逐渐熟悉了银行的整个业务。除了参与银行的每一个职位之外,父亲还让他参与保险、货仓、地产等经营业务。待成为企业掌舵人时,他个人的优势就是熟悉了整个企业的运作,企业的优势则是发展已经进入良性。 当然,他也是受命于危难,至少,眼前的危机一定要想办法度过。
那次决定家族企业命运的接班会上,廖烈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企业的现状大家都是清楚的,不需要多说。现在需要解决的,就是怎样度过这次危机。他个人认为,对于一个运转良好的企业来说,他们几兄弟要做的,不是要赚取几千万或者几个亿的利润,而是要想办法对付恶劣环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任何问题。所以,目前工作的重点,他认为是八个字: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他甚至认为,在今后企业的发展上,最高决策层,也就是董事会,也应该秉承这八字原则。也就是说,董事会的主要职责,就是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防范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