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ITES公约,斑点星蟒属于Antaresia 侏儒蟒属。
卵生,繁殖期在每年6-8月,卵在摄氏30℃的温度下约45-50天可孵出小蛇,虽说本种多栖息在乾燥的多岩石区,但偶尔也会在潮湿的雨林中发现,会躲在岩石、落叶堆与圆木下。本种容易饲养,体型虽小食量却很惊人,可餵以小老鼠或小鸡、小蜥蜴等食物,饲育箱不需太大,也不需注重高度,因为本种是生活于地面上的,箱子内必须摆放水盆与山洞等一般通常用具即可。如果饲养多条,必须多准备几个山洞供其躲藏,环境必须保持乾净通风,温度保持在29~31℃之间。 斑点星蟒
成年的斑点星蟒约长100至140厘米,身体斑纹亦不规则,而且终其一生其斑纹都会不断变化。它们的斑纹边缘并不圆滑,这是因为它们的鳞纹会一直成长著,只有长至最后阶段的鳞片上才会出现最完善的纹理。
斑点星蟒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的约克角半岛,南及昆士兰东部至新南威尔士北部,在昆士兰对开的海岛及海岸上亦能找到它们的踪影。
斑点星蟒能居于各种不同的地形,但它们比较偏好遍布山岩的地区,与及一些石隙山洞之中。
斑点星蟒最喜欢进食的是食虫类的蝙蝠。斑点星蟒通常会守在住有蝙蝠的洞口,等待猎物出现,再加以捕食。斑点星蟒是侏儒蟒属中体型最大的品种,它会进食许多种啮齿目动物,如鼠类。
另外,斑点星蟒是卵生动物,雌蛇每次约能生产15枚蛇卵。
2003年学者荷沙(Hoser)发现了一个新的亚种,命名为“A. m. brentonoloughlini”,如经确认将会是斑点星蟒的唯一亚种。
2019年2月21日,苏格兰莫莉·波克夏在结束探亲度假后,回到了位于苏格兰的家中。当她整理行李箱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躲藏在鞋子中的一条小蛇,这条小蛇不仅躲过了机场的安检,而且安然无恙地完成了一万多公里的飞行。当波克夏发现它的时候,小蛇身边还有它褪下的蛇皮。[1] 斑点星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