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第七次反法联盟对法战争期间,1815年6月18日,发生了英普联军与法军在布鲁塞尔以南的滑铁卢的决定性会战。 共3张 激战滑铁卢
1815年3月,拿破仑一世由厄尔巴岛返回法国,迅速聚集旧部,进军巴黎,重新称帝,并立即组建军队。25日,英、俄、普、奥、意、荷、比等国在维也纳组成第七次反法联盟,决心出动70万人的军队,彻底打败拿破仑。[8] 共5张 滑铁卢战役图解
拿破仑一世为各个击破敌军,于6月12日离开巴黎,15日率军约12万人进入比利时。会战开始后,威灵顿被动防守且低估了法军前进的速度,直到1815年6月15日下午,才意识到法军的主攻方向以及距离。随后,16早至17日夜,双方进行一系列机动与战役,导致最终的决战在滑铁卢于6月18日下午进行:16日,进行四臂村战役,未达到歼灭英军目的; 基本同时进行的林尼战役,击溃布吕歇尔统率的普军,并随即派兵3.3万人进行追击。18日,惠灵顿公爵率英、荷、比利时和汉诺威联军(6.7万人、150余门火炮)在滑铁卢附近占领阵地,阻击法军。滑铁卢战役进行同时,瓦夫尔之战也在进行,并最终影响了滑铁卢战役的结果。
拿破仑一世于上午11时以优势兵力(7.4万人、252门火炮)率先发起进攻,佯攻联军右翼,主力猛攻联军左翼,但遭到联军顽强抵抗,被迫逐次投入兵力。由于拿破仑一世对联军的作战能力估计不足,未能突破联军左翼,又把主要突击方向转向敌军中部,多次组织正面突击,并逐次投入预备队,未有明显进展。在此期间法军骑兵虽曾两次突入英军阵地,但因缺乏步兵支援而被击退。傍晚,布吕歇尔率普军赶到战场,联军兵力转为优势,并立即开始反击。拿破仑一世这时已无后备兵力,预定的援军格鲁希军团当日在瓦夫尔之战中受制于普鲁士后卫未能赶到。法军难以抵御,从而全线崩溃,拿破仑一世逃离战场。
此战,法军伤亡和被俘3.4万人,联军伤亡2.3万人。[8] 法军战败后,“百日王朝”覆灭。拿破仑一世于6月22日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
这场战役表明:拿破仑一世对敌情侦察不够,临战前分散兵力,初战不利便改变决心,指挥不果断。惠灵顿和布吕歇尔在战前兵力分散的情况下,在进行会战决策、选择阵地、组织防御和协调联军作战方面显示了统帅才能[1] 。
滑铁卢战役态势图
惠灵顿最初的部署是为了对抗拿破仑通过蒙斯进入布鲁塞尔西南部包围联军的威胁:6月中旬,第1军(奥伦治亲王指挥)各师分散部署在昂吉安、尼维尔和苏瓦尼,军部设在布赖纳孔特。第2军(黑尔将军指挥)部署在阿特、格拉蒙和奥登纳德,军部设在阿特。预备队(2个英军师和布伦瑞克公爵指挥的军)驻扎在联军总部布鲁塞尔附近。骑兵(伯爵阿克斯布里奇将军指挥)主要部署在格拉蒙、尼诺弗和唐德河沿线。布伦瑞克的分遣队则驻扎在布鲁塞尔。此外,在蒙斯前方的附近地域,还驻有3个旅,以支援警戒部队。由此,威灵顿在通往奥斯坦德的基地的道路附近摆出了从海岸到布鲁塞尔的铁桶阵。他的另一翼靠近普军,但两支军队的防区交界处出现了真空:边境重镇查勒洛瓦由普军防守,不由英军指挥,查勒洛瓦与布鲁塞尔有公路直通,但中途几乎没有英军防守,当地普军一旦被击败,布鲁塞尔门户洞开。查勒洛瓦-布鲁塞尔一线是整条防线上的阿喀琉斯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