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古名金陵山,汉称钟山。三国时孙权为避祖讳,改名蒋山。据说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后,因常见山顶紫气缭绕,自此始称紫金山。南朝曾称北山、圣游山,明嘉靖帝为纪念太祖朱元璋,亦曾改为神烈山。[4]
紫金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东郊,坐标为东经118°48’00”—118°53’04”,北纬32°01’57”—32°06’15”。山体东西最大长度7千米,南北最宽处约3千米,平面成尖端朝北的等边三角形。紫金山总面积3008.8公顷,其中森林面积2311.1公顷。[4] [6] [7] [58] [60]
南京市区周边区域地形及紫金山所处位置
宁镇山脉是南京与镇江之间一系列山丘的总称,是侏罗纪末到白垩纪初在扬子古陆东部通过宁镇运动而形成的一条向北突起的弧形褶皱,紫金山位于这条褶皱的西端,是宁镇山脉中最高的一座山。在距今大约一亿八千万年到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时期,紫金山这里还是一条大江,后来,到了中生代晚期,南京地区发生了激烈的造山运动,紫金山一带的岩层受到水平方向及压力的作用,产生强烈的抬升和断裂,从前呈水平状的岩层由北向南倾斜,于是紫金山就从地面上矗立起来了。究其原因,之所以山顶上会出现那些河里才会出现的沙砾石,是因为地壳运动把大江里的砂砾石抬升到山顶上来了,即紫金山是因为地壳运动形成的。[3] 共7张 紫金山风光
地质
紫金山的北坡,由质软的紫色砂页岩组成;南坡与山脊,为坚硬的石英砾岩构成。[4]
地貌
紫金山地貌为低山丘陵,南坡和北坡均有较宽的山麓面延伸,成斜面状,近山体处较高,远山体处较低。它周围的地区,虽有少量低山丘陵分布,但总的来说,地形低平,平原连片。[7] 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 姜昊/摄
紫金山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降雨量102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5.7℃以上,极端低温零下13.4℃。年均温15.4℃,其中6—7月份的梅雨占很大比例,全年气温、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分化,全年总日照2213小时,无霜期237天。[6] [7] 雪后的紫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