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出处

曾皙嗜羊枣, 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4] 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3]

衍生典故

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1]

后人根据以上文献总结出成语“脍炙人口”。[3]

春秋时期,在大教育家孔子的门徒中,有鲁国南武城曾氏父子两人。其父名点,字皙;其子名参,字子舆。父子二人都是孔子门徒中的佼佼者,而父亲曾皙更是当时读书人中淡泊名利向往优游生活的代表人物,他的这种志向曾经深得孔子的称赞。曾皙在饮食上有一种非常执着的嗜好,他尤其喜欢吃果实小而圆、色泽紫黑的羊枣。[2]

曾皙的这一嗜好给儿子曾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曾皙过世之后,曾参因怀念父亲而悲痛万分,父子亲情终身索怀,甚至曾皙生前爱吃的羊枣,曾参也不忍心吃一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弟子争相传颂,称赞曾参为孝子典范。[2]

斗转星移,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非常不理解,于是就去向自己的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来到孟子的府第,十分恭敬地向自已的老师行礼,然后说道:“老师,我来拜访您是因为有一件事情我始终不能想明白其中的缘由,特来向您请教。”[2]

孟子和颜悦色地对公孙丑说:“你有疑惑就讲出来吧”。[2]

公孙丑说道:“老师,您觉得烤肉和羊枣,哪一样更好吃呢?”[2]

“当然是烤肉好吃,没有哪个人不爱吃烤肉的。”[2]

公孙丑又问:“既然烤肉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的父亲也都是爱吃烤肉的人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烤肉,只戒吃羊枣呢?这能说明他是有孝心的人吗?”[2]

孟子沉思了一下,耐心地解释道:“精致的美味烤肉是大家都爱吃的一种食物,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烤肉那样好吃,但却是曾皙尤其爱吃的食物。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这是生怕引起痛思故父的难捺之情啊。就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人的姓氏会有相同的,但名字却是自已所独有的。”[2]

公孙丑听完孟子的这一席话,茅塞顿开,终于明白了曾参追思故父的一片孝心。[2]

曾皙爱吃羊枣成癖,他归西后,其子曾参戒吃羊枣,以免睹物思人,招来感伤,足见其父子情深。故事借曾子之事揭明学问继承的关系以及知识普及的问题。继承古之制,就要选择大家都能接受的东西,而不能选择只有个别人喜欢的东西,这就叫尽心知命。也只有这样尽心知命,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普及更多的知识。烤肉古语中叫“脍炙”,后人就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脍炙人口”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美味人人都爱吃,进而引申为好东西人人都称赞。[2]

刚刚查询:脍炙人口 言论自由 流动人口 惴惴不安 苏庄草龙 持之以恒 租庸调制 三权分立 上下左右 大型企业 端木遗风 过往行人 西芹鸡肫 整整齐齐 左都御史 马尔蒂尼 不休息 酪梨包 抚州采茶戏 参加国 金子美穗 公元805年 定点跳伞 Finotti spinodal 菜篮子 2.68532 �����Ʒ�ս�� 克拉玛依 UCP+600 Redbeard 赵逸岚 紧接在 贫下中农 索命牌 文化全景 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脱贫致富 四川盆地 Ricatti-Bessel 百货大楼 齐头并进 从左到右 十分重视 prepaid 蒙大拿 广泛传播 经石峪 姚文元 环丁砜 新生代 西瓜皮炒猪肉 气候学 异体字 达隆寺 轰轰烈烈 口袋罪 蓬头垢面 熊出没之过年 ͬ��Ȯ���� 市辖区 还不如 千疮百孔 年龙寺 大田作物 德济门 约翰·格林利夫·惠蒂尔 阔叶树 延髓 机构改革 织田得能 圆锥花序 麦积小曲 上皮细胞 中华四节大头蚁 w in 赢 正常运转 腹腔镜 北极光俄语词霸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消耗时间:0.008秒 内存2.4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