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冶金、机械、工程、弹道学及化学的发展,为武器装备向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大机器生产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电能和内燃机的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使武器装备进入机械化时代。陆、海、空战武器蓬勃发展,机械化武器开始登上战争舞台,海战武器方面,由于海军大国奉行“大舰巨炮”政策,出现了以战列舰为主导,以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等舰艇为支撑的近代海上力量。飞机用于支援海战,促使作为飞机海上起降平台的航空母舰诞生。
1909年7月25日,法国人布莱里奥驾机飞过了英吉利海峡。同年,法国人克雷曼·阿德第一次向世界描述了飞机与军舰结合的设想。他在《军事飞行》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航母的基本概念和建造航母的初步设想。但是他的设想没有引起法国重视,而美国人和英国人却发现了该构想的军事价值[32] 。
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Eugene Ely)驾驶一架“寇蒂斯”双翼机首次从前甲板铺有25米木制跑道的“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起飞,完成了历史上人类第一次驾驶飞机从军舰上起飞。
1911年1月8日,伊利又驾同一飞机在后甲板铺有36米跑道和22根阻拦索的“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首次降落成功。
1912年和1917年,英国的萨姆逊中尉和邓宁中校又分别驾机从行驶的军舰上完成了起飞和降落。美国、英国飞行员的飞行试验,孕育了航空母舰的诞生[31] [25] 。 共3张 飞行员尤金·伊利驾机首次起飞和首次降落
1917年6月,英国将一艘巡洋舰改装为世界上最早的暴怒号航空母舰,其载机20架,但是原巡洋舰中部的建筑未拆除,甲板分别前后两块,飞机起落既不方便又很危险。 共3张 暴怒号航空母舰
1918年,英国又将建造中的“卡吉士”号邮船改建为航空母舰,更名为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它是第一艘有直通甲板的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长168米。甲板下是机库,有多部升降机可将飞机升至甲板上,可载机20架[31] 。同年9月,该舰编入皇家海军的作战序列。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匆忙入役的“百眼巨人”号尚未来得及参战,战争便结束了。“百眼巨人”号只能呆在皇家海军的舰队中。鉴于“百眼巨人”号毕竟是从客轮改造而来的,各方面性能都有极大的局限性,外界认为其还算不上一艘正规航母[32] 。 英国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