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经学院主要包含三类办学形式:
民办本科院校:如黑龙江财经学院(1999年创立)、重庆财经学院(2021年转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3][7]
大学二级学院:如江苏大学财经学院(2006年组建)、山东科技大学财经学院,隶属综合性大学[5][8]
职业院校二级学院:典型代表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侧重技能型人才培养[4]
核心学科: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5][8][9]
特色方向:
广东财经大学设智能财会管理等新兴交叉学科[6]
大连财经学院推行"四擎驱动"培养模式,其金融学为省级一流专业[9]
专业规模:本科院校普遍开设33-44个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3] [7]
截至2024年数据:
师资力量:
重庆财经学院专任教师850人,硕士以上占比91%[7]
黑龙江财经学院有双师型教师团队,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
实践平台:
山东科技大学建有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8]
许昌职院财经学院与30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4]
学科建设:
黑龙江财经学院拥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3]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5]
人才培养:
大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学生连续五年获省级竞赛奖项[9]
重庆财经学院累计培养4万名毕业生,部分进入世界500强企业[7]
截止至2024年6月20日,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以“财经”命名的本科层次的学院如下表所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