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1]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超然物外”。[1]
宋代文学家苏轼是一个天性非常旷达的人,一生虽然仕途坎坷,并且一度生活贫困,但却始终保持心态的乐观和平和。[2]
《超然台记》是苏轼在调任密州知州后第二年所写的一篇文章。在文章开头,苏轼写道:凡是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而有可观赏的地方,就一定有快乐。并不一定是奇险伟丽的景色才能带给人们快乐。在文中,苏轼又说,我从钱塘调任到胶西地方来做知州,舍去坐船的安逸,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雕墙画壁的华宅,而住在粗陋的木屋里;所到之处没有湖光美景,而是长满桑麻的野地。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内空空如也,每天只吃枸杞菊花,人们都怀疑我会不快乐。[2]
然而,面对这种生活,苏轼却怡然自得。过了一年以后,他甚至变得面腴体丰,连白头发都一天天的变黑了。后来,他发现自家园子的北面有一个破旧的台子,于是就将它修葺一新,并常与众人一起登台赏景。无论是雨雪纷飞的早晨,还是微风明月的夜晚,他们都在那儿欢聚、游玩。大家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米酒,煮糙米,吃吃喝喝的,觉得非常快乐。[2]
后来,苏轼的弟弟子由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写了一篇赋,并把这台子命名为“超然”,以此来显示苏轼无论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心能超脱于世俗之外。[2]
苏轼的《超然台记》中写道:“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每个人的天赋不同,人生道路有异,肩负的社会责任有大小之别,所以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当人们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人生时,事物的复杂性和简单性会有很大变化。若是能轻松自然地面对困难重重的人生,则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能超然物外的人,其心态往往比较平和,他们总是能沉着面对多变的生活,不会因为身处逆境,就怨天尤人;不会因为事业顺遂,就骄傲自满。而这样的人,不仅能跨越一切困难险阻,取得最终的成功,还能获得内心的快乐。[3]
成文用法
“超然物外”指超脱于尘世之外,也指置身事外。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4][5]
运用示例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欧阳文忠公平生诋佛、老,少作本论三篇,于二氏盖未尝有别,晚罢政事,守毫将老矣,更罹忧患,遂有超然物外之志。”[5]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适,顾区区在位者,何足概其心哉?”[5]
明·杨爵《哭姜郎中》诗:“静里闲谈古与今,超然物外是胸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