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分布,尤多见于温带和热带的林区。体细瘦,黑色,有明亮红黄等色斑纹,足长,翅常无鳞,透明。前後翅由一列弯刺钩在一起,这与其他蛾类不同,而与所模拟的黄蜂相似。幼虫色浅,蠕虫形,常侵害栽培作物,钻入根茎内生活1年左右再化蛹。茶藨透翅蛾(Ramosia tipuliformis)是本科分布最广的种类,原产欧洲,现分布亚洲、北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茶藨子、醋栗、灰桤木和盐肤木的大害虫;幼虫在木髓内越冬,初夏羽化为成虫;成虫小,色暗紫,雌雄虫分别有3和4条黄带。[1] 共16张 透翅蛾 图册一
透翅蛾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分布,温带和热带地区的林区最为多见。[1]
透翅蛾[Sesiidae;clearwing moths] 鳞翅目蛾亚目透翅蛾科的通称。中国已知40余种。双翅狭窄。翅面被稀疏鳞片。喜在白天飞翔,夜间静息。尤其晴天中午常在花丛间活动,取食花蜜。幼虫是钻蛀性害虫,喜在树木枝干内蛀食木质髓部,引起树液向外溢出。某些种类也蛀食树根或瓜果。树木受害后往往内部被蛀食一空,树势衰退,枯干致死。[1]
1、严格进行苗木检疫。在植树前,苗木调运时要严格检查,及时清除有虫苗木,禁止有虫苗造林,防止虫情传播。
2、及时剪除苗圃内虫瘿,防止虫情扩散。
3、成虫期防治:在羽化盛期用性诱剂诱杀雄虫;每亩挂5-6个诱捕器,可有效的降低白杨透翅蛾的危害。
4、幼虫防治:(1)成虫产卵盛期,发生严重的地块可树上喷施40%的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二至三次,喷施间隔期15天左右。(2)已蛀入枝干的幼虫,用80%敌敌畏5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50倍液或20%吡虫啉200倍液等用针管注入蛀虫孔内(通常叫做给树打针),并用胶泥封堵虫孔,毒杀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