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戈登获得了当年的特纳奖(Turner Prize),1997年代表英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并获得威尼斯双年展“Premio 2000”奖,1998年获得了Hugo Boss奖,1997年至1998年他还参与了德国汉诺威和柏林的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国际艺术家项目,2000年获得“Venice First Prize”奖,而2008年获得“Roswitha Haftmann prize”奖……
戈登以多媒体艺术家的身份跻身于全球当代艺术界最受瞩目的艺术家之列,多次在高古轩画廊举办个展,如1999年的“Through a looking Glass”,2003年的“Play Dead:Real Time”,2006年的“Self-Portrait”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戈登在都亚特北京画廊举办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首场个展——此展是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的一个特别策划,主要展出作品为大型影像作“Zidane: A 21st Century Portrait”,作品聚焦体坛明星齐内丁·齐达内(Zinedine Zidane),对这位中国及全世界球迷奉为偶像的“足球艺术家”进行了刻画,此作品首次在2006年的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上展出,戈登目前主要居住并活动于纽约及格拉斯哥地区。
戈登以一些经典电影、小说等为模板,通过最低程度的介入进行的再次创作而为众人所知。通过对原有作品进行再创作,利用包括电影、影像、摄影、文本、雕塑等多种媒介手段进行创作,作品一直探索着一些普遍存在的二元性,如善与恶、真实与虚假、记忆与忘却等,在探索这些双重概念的对立与并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质疑,探讨人性的自相矛盾;戈登的作品也与精神病患相关,用影像来表现人的神经心理与精神层面。
引用经典电影,小说名作的再创作
戈登引用经典电影,小说等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加工再创作,这是其创作方式之一,其中以1993年创作的影像装置作品《24小时惊魂记》最为人所知,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作品以希区柯克(Alfred Hithcock)的经典惊悚电影《惊魂记》为素材模板,在没有对原作品内容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将其变成无声,并将原本2小时的作品放慢延长至24个小时之久,在一个大型的暗空间的中央的银幕上放映,这就是戈登创作的影像作品《24小时惊魂记》,放慢了的镜头,就好像每一张照片缓慢地重现在人们眼前,而这些画面好像又似曾相识,每一幕,每个画面瞬间的时间被延长了,每个画面似乎被定格了,每个细节都显露无疑了,而原本那些令人心惊的恐怖镜头也在这样缓慢的进程中变得不再恐怖了,浴室里的那一幕已没了那么深刻的惊吓效果了。被放缓了的镜头,加上那些有点模糊而又缓慢的影像让每一秒时间都充满了新的意义。 《24小时惊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