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可伐,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从前郑武公想要讨伐胡国,所以就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君主,以此来使胡国国君心里高兴。于是问大臣们说:"我要用兵,可以讨伐谁?"大夫关其思回答说:"可以讨伐胡国。"郑武公大怒并且责骂了关其思,说:"胡是我们兄弟之国,你说讨伐它,什么意思?"胡国君主知道了这件事,把郑国君主当做自己的亲人,就不再防备郑国,郑国攻打胡国,占领了它。
昔:从前。
郑武公:春秋时郑国的国君。
胡:北方少数民族[1]
故:故意
妻:嫁。
对:回答[1]
武公怒而戮之 之:代词,代指关其思
子:你。
戮(lù):杀。
欲:想要。
胡:春秋时胡国
闻:听说。
以:把;用来。
遂:就。
故:故意、特意。
娱:使......娱乐。(使动用法)
伐:本义:讨伐。语境义:攻打。
郑国先后用了美人计与苦肉计。
武公怒而戮之 之:代词
郑人袭胡,取之 之:代词
取:攻占
胡国被郑武公的小恩小惠、假仁假义迷惑,因小失大,没有识破郑武公“将欲夺之,先固与之”的计谋,告诉后人不要贪图小恩小惠,国防或人的道德防线一刻都不能松懈。
郑武王为了攻打胡国,先在战略上迷惑敌人,先后施用了美人计和苦肉计,最后在胡人丧失防备意识的情况下乘虚而入,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