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是一种简称,强调黑白画面中的两类必不可少的极端影调;“黑白”包含着无穷的黑——灰——白的过渡色阶;从黑到白的过渡应当是无等级的,人的肉眼对其分辨得最细致,胶片宽容度的分辨能力次之,而文字表达则最受限制。“黑白”不仅仅是表现黑白,实际上是在合理地表现色彩。所以,应当同时认识和理解色彩,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不是对立的,而是息息相关的。[1]
黑白相纸有很多种,以满足人像、新闻、广告、展览等不同需要。印相纸感光度低,过去多用于印制小样,拍摄大幅底片的摄影家仍喜欢用它印制照片。小型相机流行以来,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使用放大纸放大照片。放大纸的感光度较印相纸高。相纸的特性一般分两个方面,一是照相特性,包括反差、纸号、感光度、色敏感性、倒易律方面的特性;另一个是物理特性,包括影像色调、表面光泽、表面质感、纸基色调、重量、吸水性。从纸面分有光面纸、亚光纸、绒面纸、布纹纸。
黑白感光片很薄,但是却由多层物质组成。从纵切面来看,大致可分五层——片基、乳剂层、结合层、保护层、防光晕层等,如图《黑白感光片结构》所示。 黑白感光片结构
1、片基:片基是徐布乳剂等物质的支持体。感光层本身机械强度极小,无法直接用于拍摄,所以需要用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支持体——片基来使感光层有实用价值。
2、感光乳剂层:感光乳剂层是感光片上能起感光作用的涂层,有单层、双层和多层之分。一般是由卤化银颗粒调入明胶构成的感光乳剂,均匀地涂布在感光片的支持体上。感光乳剂层的性能决定感光片的性能和用途。
3、结合膜:结合膜是感光片中位于感光乳剂层和片基之间的一层涂膜,有把感光层与片基粘合在一起的作用,以防止乳剂膜在冲洗中脱落。
4、保护膜:保护膜是涂在感光片表面的一层硬度较大的透明明胶,有防止和减弱感光层受划伤、擦伤等的作用。但保护层的保护作用是很有限的,在使用感光片时仍应往意避免各种机械损伤。
5、防光晕膜:防光晕膜通常由染料、导电物质和明胶等组成。因加入的染料不同而有黑色、绿色、蓝色灰色之分。通常涂布在感光片片基背面,也有加在片基中的。防光晕膜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在画面上产生光晕,同时还具有抗卷曲和抗静电之功用。
1、黑白片黑白表现明度变化,可以表现彩色无法表现的变化,比如把同样亮度的红色和绿色,前者处理得很白后者很黑,产生鲜明反差,这个尤其在数码时代更加灵活,可以大范围调整影调而不会破坏画面的可看性。
2、黑白的形式特点决定了适合表现线条感、体量感、明暗对比,彩色适合表现色彩有张力和变化的东西,不忌讳缺乏线条和足够亮度反差的东西,但是彩色忌讳色彩太零碎和缺乏区分度,而黑白不忌讳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