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语境下,prosecution特指检方代表国家发起的刑事诉讼流程,需通过收集充分证据形成指控。该行为既包含启动司法程序(如提交起诉书),也涵盖整个诉讼过程中检方的举证与辩论活动[2] 。根据2017年案例显示,当企业涉嫌操纵股价时,律政司提出的正式指控即构成典型prosecution。
与accusation(一般性控告)不同,prosecution强调遵循法定程序的正式检控。就实施主体而言,indictment(公诉)特指通过大陪审团签署公诉书启动的诉讼程序,而prosecution作为集合名词,可指代检方团队的整体诉讼行为。在民事诉讼领域,sue(索赔起诉)与prosecution的刑事属性形成明确区隔。
刑事检控实务中,prosecution常涉及以下环节:
控方证人(prosecution witness)需当庭提供证言反驳被告主张[1]
检方需在庭审中出示凶器等实体证据[1]
当证据不足时,法院可能驳回prosecution请求[2]
根据2025年斯里兰卡冲突案例,国际刑事法庭对战争罪嫌疑人的追责流程即适用prosecution程序。在反垄断领域,美国司法部自二战以来已发起数百起prosecutions。
该词复数形式为prosecutions,发音为/ˌprɔsɪˈkjuːʃənz/。常见搭配包括prosecution team(检控团队)、immunity from prosecution(起诉豁免权)。在非法律场景下,可延伸表示"进行科研项目"等持续行动[1] ,但该用法在当代英语中出现频率较低。
不同法系对prosecution的适用存在差异:
公诉垄断主义要求特定犯罪必须由检察官发起prosecution
民事公诉制度允许检察机关介入部分民事案件
自诉(private prosecution)在普通法系中仍保留有限适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