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景泰七年(1456年),以肃雍堂为中心的宅院开始建立。
明天顺六年(1462年),宅院落成。[1]
1997年,“大方伯”石牌坊重建。[4]
东阳卢宅,纵深230余米,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占地面积2.68万平方米,共40多处园林、书院、寺观和26座牌坊,主轴线沿照壁穿过三座石牌坊转折至肃雍堂、乐寿堂而止于世雍堂,是一座由许多轴线组成的建筑群,也是包含了宗祠、书院、寺观、牌坊的江南古建筑群落。主体的部分被流经的雅溪所环绕,通过跨河的九座桥梁而沟通宅内外联系,用鹅卵石铺成的一条大街贯穿东西。街北的“肃雍堂”轴线是主要的建筑,堂的东侧与之平行的有“世德堂”轴线和“大夫第”轴线,西侧与之平行的是“世进七第”轴线,靠北与肃雍堂平行的有“五台堂”轴线,南面临街有“柱史第”、“五云堂”、“冰玉堂”等轴线。 [1][2][8]
雅溪以西的主要建筑还有卢氏相堂、善庆堂、嘉会堂、宪臣堂、树德堂、惇叙堂等,厅堂的主体部分是用硕大的木材作为梁架构建的,大多数是清代中期的建筑遗留。[12][1] 共13张 东阳卢宅
东阳卢宅古建筑风格多样,别具特色,如肃雍堂宏敞肃穆,树德堂高大巍峨,东吟堂小巧精致,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建筑理念和文化思想。其建筑形式也异常丰富,仅屋顶就有多种悬山和硬山式,既代表了不同的等级,也增加了建筑形式的变化。卢宅的府第厅堂院落重重,雕饰华丽,融东阳木雕、石雕、砖雕及彩绘艺术于一体,其中尤以木雕艺术最为突出,各处的梁枋、斗拱、雀替、门窗格扇等均雕刻精美,显示了高超精湛的手工技艺。[7]
东阳卢宅建筑内部集合了木雕、石雕、砖雕、漆艺、彩画、堆塑、竹编等多种传统工艺,以木雕为盛,遍饰门窗,妆点梁架,无论是建筑构件还是家具摆设,均构图巧妙、形式多样、刀功娴熟、简洁明快。[6] 共11张 东阳卢宅
肃雍堂
肃雍堂位于卢宅主轴线上,共有九进,依次是捷报门、国光门、肃雍堂大厅、肃雍正堂、乐寿堂、世雍门楼、世雍堂、中堂、后楼,125间房,前四进始建于明景泰年间,为祭祀、吉庆、聚议、迎客、娱乐场所,后五进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为内眷生活空间。东西两侧数间厢房,为族内弟子上学之用。[3]
肃雍堂面阔三间、进深十檩,高三层计10.6米,有左右挟屋。堂由两个人字形的坡顶组成,梁柱用材讲究,雕刻细腻精致。梁柱之间不用瓜柱,而是采用坐斗及重拱,梁头伸出柱外,雕刻成各种的图案,斗拱彩画以娇艳欲滴的牡丹为衬底,施以巨大的龙凤图案。[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