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词标准读音为"shēn suō xìng"[3] [4] ,由"伸缩"与后缀"性"组合而成,属于三音节合成词[2] 。其中"伸缩"作为词根,本身具有"伸出和缩进"的基本含义,如照相机镜头的伸缩机构[6] 。
指物体受张力或湿度影响时,产生尺寸变化的物理属性。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纺织品特性描述,如"织品有相当大的伸缩性",具体量化指标可达"一码有三寸伸缩性"[1] [3] 。在材料科学领域,这种特性常与弹性等概念关联[5] [7] 。
比喻用法:用于描述规则制度的灵活程度,如"这些规定伸缩性很大"的表述方式[6]
专业术语:在经济学领域,与需求弹性(elasticity of demand)概念存在语义关联[5]
相关词语:
伸缩(shēn suō):机械结构的移动特性[6]
弹性(tán xìng):强调恢复原状的物理性质[7]
两性关系:通过'性'字构成语义关联[3]
英文对应:根据2025年语言资料,主要翻译形式包括:
elasticity(弹性)[5][8]
flexibility(灵活性)[5]
retractility(可缩进性)[8]
在工程领域,伸缩性材料常用于解决热胀冷缩问题;纺织行业利用此特性设计合体服饰[3] [5] [6] 。截至2025年05月01日,相关例句仍广泛应用于材料测试报告及学术论文中[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