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设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号“东都”,以陪都洛阳为西都[4] [11] ;后晋重置开封府,始称“东京”(以洛阳为西京)。[11]
后唐政权以洛阳为东都。[4]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东京城始建。[5]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周称帝,建立北宋王朝,并定都开封,[9] 并称其为“东京”,又称“汴梁”。[4] 。经过北宋九帝的营建,北宋王朝统治的167年,是开封城市发展史上较为繁荣时期。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使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南移。[9] 三个朝代层次结构
1981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开封博物馆联合组成开封宋城考古队,进行了多次调查、钻探和发掘,初步揭示出东京城遗址的面貌。[5]
2022年9月28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平台发布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重大考古新成果:北宋州桥遗址重见天日。[13]
2024年8月23日,开封市文广旅局、开封城摞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消息,北宋东京城顺天门遗址博物馆(开封城摞城顺天门遗址博物馆)主体建筑全部完工,预计2024年年底正式对外开放。 [14]
综述
北宋东京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朱雀苑广场。[5] 占地约54平方千米,由皇城、内城、外城三部分组成。外城有城门12座,多数城门皆设瓮城三重,采用屈曲开门的方式,但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等正门则采用直门两重的设计,留有皇帝御用道路。[15] 另有水门6座,墙上密置敌楼、马面,四围有濠堑等。内城是当时的衙署、寺观、商肆之地,皇城则据内城西北。城内屡遭黄河水患湮埋,仅存祐国寺塔、繁塔、皇家禁苑金明池、汴河之上的州桥遗迹等胜迹。北宋东京城首次以开放式街巷取代封闭式的里坊制布局,促进了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是当时世界较为出名的大都会。[10] 模拟结构
宫城,亦称“大内”,布局沿袭“前朝后寝”之制。平面呈纵向长方形,有城门6座。东西墙约为690米,南北墙约为570米。城墙宽8~12米。四角建有角楼,高数十丈。周长11550米,约合20.63宋里,与文献基本相符。内城,亦称“里城”,沿袭唐代汴州城。略呈正方形(东西稍长),有城门10座,东墙和西墙各2座,南墙、北墙各3座。此外,还有2座角门。外城又称罗城或新城,略呈平行四边形(南北稍长),周长29180米,亦与文献记载相近。城门南墙和西墙各有3座,东墙2座,北墙4座。外城建有马面和城壕。考古发现的5处瓮城有方形和马蹄形两种。府城内由御路、街、巷形成交通网络,里坊呈临街开放式格局。此外还有四河贯城。[11] [16] 模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