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故事
因此科学上的发现,技术上的创新,以及文学和艺术创作,在广义上都属于发明创造活动。发明创造不同于科学发现,但彼此存在密切的联系。历史上人们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方式,通过探索、研究、发现、表达、记录、信息传递交流,制作成为口语、书面信息、涂鸦图案、实物产品、科学技术理论、规律揭示,利用自然界存在的或者隐含的人类未知原理等,制作成为可以供生存、生活、生产、交流、信息交换等,具备相当程度的科技含量人类智慧结晶产品。一般地,称之为创造。
所有的创造的开端,都是为了造福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10版)第一章 第二条 对“发明创造”作出了如下定义: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外型、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其他说明:
我国专利法规定,可以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有两类,一类是产品发明,一类是方法发明。
实用新型专利只适用于产品,不适用于工艺方法。
例如:关于机床外型的新设计是产品形状的设计;把旧式电话中分开的受话筒和送话筒合为一体,是对产品结构的新设计;把改革电话机外型和拨号键盘的设计结合起来,就是对电话机形状和构造的结合作出的新设计。 外观设计必须附着在产品上,如果离开产品而单独存在,就不成其为专利法上的外观设计;外观设计只限于产品外观的艺术设计,而不涉及产品的技术性能。
简介
高校学生在校除了正常的学习之外,还可能参加许多其他的科技活动。如对个人感兴趣的某课题进行思索和研究!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立项,学校或者学生所在院系给予立项资助'进行科学研究等。归纳起来,高校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发明创造活动共有6种类型。
所学知识
不论该发明创造是否与所学专业有关,都应该属于非职务发明创造范围。这种独自作出的,应是在没有利用学校的物质条件,没有接受学校指派的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自设计完成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请教师指点。也有观点认为,学生在学校从事学习,利用学校的学习条件,同时还有可能获取学校提供的奖学金。学生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发明创造应该属于职务发明范围。其实不然,奖学金是对学习成绩的奖励,是资助,而不是领取报酬。大学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图书资料,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提供的必要学习条件,而不是为学生进行发明创造所提供的条件。因此不能等同于职工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如资金、仪器设备和原材料等,况且公开出版的图书资料也不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