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文水县地域就有先民狩猎采集,繁衍生息。[3]
图1 清光绪九年文水县城图
春秋时期,县地属平陵邑。战国时期,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属赵国,为大陵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置大陵县,属太原郡。[3]
新朝建国元年(9年),改大陵县为大宁县,属太原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名大陵县。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移寿阳民于大陵县,改大陵县为寿阳县(亦名西寿阳县)。
隋开皇十年(590年),更名文水县,属并州。
唐武德三年(620年),隶汾州,武德六年(623年)属并州,武德七年(624年)又属汾州。贞观元年(627年),属太原郡。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因文水县是其故里,改文水县为武兴县。神龙元年(704年),复名文水县,属太原府。[3] 文水政务大厅
北宋元符年间(1098年—1100年),为避水患,文水古城迁于章多里之南,属太原郡。
金、元时期,属太原路。
明、清、民国初期,属太原府。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晋西事变后,属晋西区第八专员公署。
1949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新设汾阳专区,文水县属之。
1951年3月,文水县属榆次专区。
1954年6月,文水县属晋中专区。
1958年11月,汾阳、文水、交城三县合并为汾阳县,文水县改称文水镇,设汾阳县文水镇办事处。[3]
1959年9月,汾阳、文水、交城三县分置,恢复文水县建置,属晋中行政专员公署。
1971年5月1日,吕梁地区革委会(后改称吕梁地区行政公署)成立,文水县属之。
2004年3月,吕梁市成立,文水县属之。[3]
明、清时实行坊都制。明代,文水县编户79坊都,清代并为70坊都。[6]
中华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区村制。1950年,文水县设七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