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原产中国华北,[1] 古代称为“黄芽菜”,其栽培历史晚于芜菁,《诗经》中记载的“葑”是指与白菜近亲的蔬菜芜菁,直到唐代《新修本草》中提到的“牛肚菘”,才是不结球的散叶白菜首次亮相。明末清初白菜种植才较为普遍,清代后期,南北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不同品种,中国形成了约800余个特色显著的地方品种[7] [13] 。
白菜是二年生草本植物,高达60厘米[1] 。
茎短,着生多数叶,枝常无毛[1] 。
基生叶多数,大形,倒卵状长圆形至宽倒卵形,长30-60厘米,宽不及长的一半,顶端圆钝,边缘皱缩,波状,有时具不显明牙齿,中脉白色,很宽,有多数粗壮侧脉;叶柄白色,扁平,长5-9厘米,宽2-8厘米,边缘有具缺刻的宽薄翅;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卵形、长圆披针形至长披针形,长2.5-7厘米,顶端圆钝至短急尖,全缘或有裂齿,有柄或抱茎,有粉霜[1] 。
花鲜黄色,直径1.2-1.5厘米;花梗长4-6毫米;萼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毫米,直立,淡绿色至黄色;花瓣倒卵形,长7-8毫米,基部渐窄成爪[1] 。
(白菜的花)
长角果较粗短,长3-6厘米,宽约3毫米,两侧压扁,直立,喙长4-10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圆;果梗开展或上升,长2.5-3厘米,较粗[1] 。
种子球形,直径1-1.5毫米,棕色[1] 。
(白菜的种子)
白菜原产中国华北,是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韩国、日本广泛栽培的一种蔬菜作物[4] 。在中国各地广泛栽培,是东北及华北冬、春季的主要蔬菜[1] 。
喜冷凉
白菜喜冷凉,属于半耐寒性蔬菜,不同类型大白菜品种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尽相同,在海拔800-1800米均可生长[5] [14] 。
气候威胁
根据韩国方面的数据,受气候变化影响,过去10多年间,韩国辣椒种植面积减少了40%,造成辣椒自给率显著降低。韩国大白菜供应紧缺持续,2024年曾大量进口中国大白菜。2024年韩国自中国进口的辣椒酱总量超过10万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中国产辣椒粉一度占四成市场份额。韩国方面称,照此趋势发展下去,韩国国产白菜、辣椒或将从韩国人的餐桌上消失。[16]